赛诺菲多项药物过评

来源:药明康德 | 发布时间:2020-11-19

摘要:11月赛诺菲庞贝病疗法获FDA优先审评资格,有望成为新标准疗法;用于12个月及以上人群预防脑膜炎球菌病疫苗获欧盟批准;血小板减少症新药:Rilzabrutinib获FDA快速通道资格。

庞贝病疗法获FDA优先审评资格 有望成为新标准疗法

日前,赛诺菲(Sanofi)公司宣布,美国FDA已接受该公司为avalglucosidase alfa递交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用于作为长期酶替代疗法治疗糖原累积病(Ⅰ型、Ⅱ型)(又名庞贝病,Pompe disease)患者。FDA同时授予这一申请优先审评资格,预计在明年5月8日之前做出回复。

庞贝病是一种罕见的退行性肌肉疾病,会影响个体的移动和呼吸能力。在美国,估计有3500人患有此病,从婴儿期到成年期,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它是由于溶酶体中的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的遗传缺陷或功能障碍引起的,导致全身肌肉细胞中糖原的积累,最终导致肌肉的不可逆损伤,包括支持肺功能的呼吸肌和膈肌,以及影响活动能力的其他骨骼肌。

Avalglucosidase alfa是一种在研酶替代疗法,旨在改善GAA向肌肉细胞的递送。为了减少糖原积累,GAA必须被递送到肌肉细胞内的溶酶体中。赛诺菲领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靶向在GAA运输中起关键作用的甘露糖-6-磷酸(M6P)受体,来增强GAA向肌肉细胞溶酶体中的递送。与标准治疗α-葡萄糖苷酶相比,avalglucosidase alfa的M6P含量增加约15倍,旨在帮助改善细胞对酶的摄取并增强目标糖原清除。这款在研疗法已经被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和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治疗庞贝病。如果获批,将为这些患者提供一种潜在的新标准治疗。

这一BLA是基于两项临床试验的结果。一项为关键性双盲药物对照3期临床试验,在晚发型庞贝病患者中评估avalglucosidase alfa与α-葡萄糖苷酶(标准治疗)相比的安全性和疗效。另一项2期临床试验评估了avalglucosidase alfa在既往接受α-葡萄糖苷酶治疗的婴儿期发作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探索性疗效。两项临床试验的结果均在今年早些时候的医疗大会上公布。

疫苗获欧盟批准 用于12个月及以上人群预防脑膜炎球菌病

11月23日,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赛诺菲巴斯德(Sanofi-Pasteur)疫苗MenQuadfi®可针对12个月及以上的人进行主动免疫接种,以预防由A、C、W和Y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侵袭性脑膜炎球菌病。

此次EC的决定是基于一个强有力的、全面的国际临床项目的结果,该项目包括七个关键的2期和3期随机、主动控制、多中心临床研究,对6300例12个月及以上健康人进行了单剂量MenQuadfi疫苗接种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评价。

对所有年龄组参与者进行了接种MenQuadfi与接种其他已获批的联合疫苗比较。在所有研究中均显示,MenQuadfi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对脑膜炎球菌病所有四个血清组(A、C、W和Y)均产生高免疫应答。在12-23个月大的幼儿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易怒和注射部位的触痛。年龄在2岁及以上的疫苗接种者有肌痛和注射部位疼痛。这些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或中度。所有四个血清组的免疫非劣效性在所有年龄组和所有对照疫苗中都是一致的。MenQuadf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以上临床项目中得到证实。

此外,为了更好地满足全球对脑膜炎球菌病终生预防的需求,目前仍在进行3期临床研究,以调查该疫苗用于保护6周龄以下婴儿。

据赛诺菲巴斯德介绍,侵袭性脑膜炎球菌病(IMD)流行病学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有很大的差异。在欧洲,随着高致病性脑膜炎奈瑟球菌血清群W引起的IMD发病率的增加,一些国家已经在其常规疫苗接种计划中引入了诺华的四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MenACWY。然而,欧洲国家之间的差异仍然很大,给无保护和易受感染人群留下了爆发的空间。因此,IMD仍然是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

在此之前,MenQuadfi已获得美国FDA的许可,用于预防2岁及2岁以上人群的IMD。此次EC批准后,预计从2021年起,MenQuadfi将在多个欧洲国家上市,以帮助保护12个月及以上的个人。

血小板减少症新药 Rilzabrutinib获FDA快速通道资格

赛诺菲(Sanofi)近日宣布,该公司一款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在研口服药物——Rilzabrutinib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有望成为治疗ITP的首个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

ITP的特征是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和血小板生成受损,从而导致下游血小板减少、易出血以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的ITP治疗方式分为一、二线治疗。一线治疗通常使用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以及使用抗D-免疫球蛋白,虽然短期内有效,但副作用多。而二线治疗方案并不完善,也各有风险。因此,在ITP中,仍存在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以使那些皮质类固醇治疗后复发或抵抗的患者获得快速、持久的缓解。

BTK属于非受体酪氨酸激酶Tec家族,作为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激酶,在B细胞的分化发育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BTK大量表达可以使BCR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使B细胞功能失调、免疫耐受状态改变,并转化为自身反应性B细胞,分泌大量自身抗体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Rilzabrutinib是正处于临床研究中的一种可口服、可逆、共价的BTK抑制剂,用于治疗免疫介导的疾病。数据表明,Rilzabrutinib能阻断炎症性免疫细胞,消除自身抗体破坏性信号,并在不消耗B细胞的情况下防止产生新的自身抗体。此外,Rilzabrutinib具有靶向潜在疾病发病机制的潜能,尚未显示可改变血小板聚集。这些机制的临床意义目前正在研究中,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任何监管机构的审查。

在ITP治疗药物方面,Nplate(romiplostim)是FDA批准的首个用于治疗ITP的药物,该药是一种血小板生成素模拟肽体,通过升高和维持血小板浓度发挥作用,开创了长期治疗此种慢性疾病的新途径。除了在美国获批外,Nplate也被欧盟获批用于ITP成人患者,以及用于ITP持续至少6个月并且对皮质类固醇、免疫球蛋白或脾切除术应答不足的1岁及以上儿科患者。截至目前,Nplate已获全球100多个国家批准。

随着ITP治疗药物的不断增多,势必会给ITP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并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