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华熙生物再出手,投了一家重组蛋白企业

来源:Medactive | 发布时间:2025-10-31

摘要:华熙生物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禾元生物科创板 IPO 战略配售,获配 68.8231 万股(金额约2000 万元,占发行总股数 0.77%、总股本 0.19%,限售期 12 个月),此前华熙生物已通过间接投资出资约 195 万元;禾元生物是植物源重组蛋白领域龙头,核心技术为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表达体系(重组人白蛋白表达量达 20-30 克 / 公斤糙米),核心产品HY1001(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 于 2025 年 7 月获批上市,双方未来将在科研试剂(干细胞培养基原料)、皮肤科学(护肤品活性成分) 领域合作。此外,华熙生物近年还通过设立 10 亿元医疗基金、1.38 亿港元入股圣诺医药(小核酸药物)等动作,持续布局生命健康科技矩阵,拓展衰老干预、组织再生、医美等领域。

近日获悉,华熙生物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禾元生物”)科创板IPO战略配售。 

根据公告,华熙生物作为战略投资者获配68.8231万股,获配金额约为2000万元,占禾元生物本次发行总股数的0.77%,占禾元生物总股本的0.19%,限售期为12个月。

禾元生物的公告将华熙生物列为“与发行人经营业务具有战略合作关系或长期合作愿景的大型企业或其下属企业”,这意味着双方未来或将在业务层面有更进一步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华熙生物曾通过芜湖华熙朗亚健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投资禾元生物,出资额约195万元。

禾元生物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门从事植物源重组蛋白表达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本次在科创板上市,共发行约8945万股,发行总规模达25.99亿元。除华熙生物外,其战略投资者还包括海通创新投、长城人寿保险、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等。

谈及此次投资,华熙生物回应称,双方将进一步深入产业合作,通过禾元生物在植物生物反应器所建立的技术与产品优势,公司将探索植物源生物活性物产品的应用研发与功效研发,为植物源生物活性物产品在生命健康多领域寻找应用与解决方案,利用植物表达体系开展蛋白等物质开发,助力公司在衰老干预和组织再生领域进行物质延展,填充公司在多体系表达蛋白等活性物的平台技术体系丰富公司合成生物领域的生产平台体系建设,在多场景开发更丰富、更符合人类生命健康需求的创新性产品。同时,公司亦将帮助禾元生物更好、更深入地开拓生命健康应用场景。

禾元生物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招股书显示,禾元生物所处的是植物分子医药赛道,历经近19年的潜心研究,公司成功建立了全球领先的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表达体系

有相关技术人员透露,简单理解,该体系就是将水稻的胚乳细胞变成一个“工厂”,来高效地表达和生产重组蛋白药物。

禾元生物的核心技术主要由两大平台构成:上游的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高效重组蛋白表达平台和下游的重组蛋白纯化技术平台”。

这套体系的先进之处在于,它解决了传统生物医药生产中表达量低、纯化工艺复杂、规模化生产困难等痛点通过将目标基因在水稻胚乳中特异性表达并存储,不仅蛋白质表达量高(以重组人白蛋白为例,第三代技术平台已实现每公斤糙米20-30克的表达量),而且后续的纯化工艺也得以简化,生产成本显著降低,且安全性更高,减少了传播动物血源性病原体的潜在风险。

目前,禾元生物的产品管线已涵盖药品、药用辅料及科研试剂三大类。药品方面,公司拥有8个在研管线。其中,核心产品HY1001(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已于2025年7月正式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并于8月开出了首张处方单,实现了公司在技术和商业化上“从0到1”的突破。

禾元生物在美妆领域也有所布局。其产品线中的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和重组人白蛋白均有美妆级或可作为化妆品添加剂的规格,可用于美容产品原料,显示了公司技术平台在更广泛消费领域的应用潜力。

从营收表现来看,由于公司的核心药品刚刚获批,尚未产生规模化销售收入,报告期内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近三年累亏近5亿元。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40万元、2426.4万元和2521.6万元,主要来源于药用辅料和科研试剂等产品的销售,包含美妆原料在内的其他原料年营收仅百万出头

此外,禾元生物也曾推出过“叁的三次方”、“玛克医生”等自主护肤品牌,但由于市场表现不佳,目前均已退出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禾元生物的技术最早源于公司董事长杨代常,1999-2005年,杨代常在美国VentriaBioscience公司分别任项目负责人、实验室主任/科学家/高级科学家,后回国设立禾元生物。

VentriaBioscience是全球采用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表达系统商业化的企业,与禾元生物属于直接竟对。2020年12月,VentriaBioscience以禾元生物向美国出口的药用辅料产品侵犯其美国专利为由向ITC提出对禾元生物进行337调查,并于次年2月在堪萨斯州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

生物科技版图的又一延伸

投资禾元生物,并非华熙生物这家“玻尿酸巨头”首次伸手布局外部的尖端生物科技领域。梳理其近两年的投资轨迹,可以清晰看到一条从核心业务出发,向更广义生命科学延展的技术投资主线

时间拨回至2024年7月,华熙生物联合汇誉投资与湖州产投设立了一支规模10亿元的医疗大健康产业基金,专注于生命科学创新项目。基金的首个出手,便是领投了瑞吉明生物A轮融资。

瑞吉明是一家专注海洋生物再生原料的企业,其知名产品PDRN/PN正是“三文鱼针”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修复与抗衰功效。这笔投资被业内视为华熙生物以资本连接外部原料创新体系、夯实医美上游壁垒的重要信号

而就在上个月,华熙生物通过全资子公司斥资约1.38亿港元,战略入股港股上市公司圣诺医药

圣诺医药是亚太地区首家小核酸药物上市企业,其核心技术PNP递送平台能够实现对皮肤、脂肪等非肝组织的靶向递送,突破了传统核酸药物“只达肝脏”的技术瓶颈。

根据协议,华熙生物不仅是财务投资方,更将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并有权提名两名董事。双方将在医美与再生医学方向展开联合研发——包括“定向减脂”小核酸药物STP705的临床开发,以及特定分子量透明质酸在药物递送精准性上的作用研究

从底层逻辑来看,华熙生物的投资布局正围绕“生命健康科技矩阵”逐步展开:以资本为杠杆,串联多个生物科技关键方向,持续扩充其生物技术平台的纵深与边界。

与禾元生物的合作,正是这条战略路径的又一延伸。

根据公司披露,双方将首先在科研试剂领域展开合作,禾元生物为其提供生产“无人源化原料添加的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的关键原料,并在此基础上共同研发适用于多种细胞系的商业化培养基产品,为再生医学提供更高安全级别的解决方案。

更进一步,双方将在皮肤科学领域建立深度绑定。华熙生物将借助禾元生物的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技术,开发多种人体皮肤组织所需的生物活性成分,如细胞基质及细胞外基质功能代谢物,并将这些成果应用于其护肤品与医疗美容器械的原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