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带量采购试点进入续约季, 第二批带量采购实施范围扩大

来源:健识局 | 发布时间:2020-03-25

摘要:国家集采正稳步推进落实,目前,全国已有20省市第二批集采落地,10省市续标4+7。

3月23日,北京市发布通知,公布4+7带量采购续约规则并公开采购量。对比2018年底报量,25个品种的续约采购量平均涨38.24%。其中,培美曲塞最高,涨了100%。据米内网数据,该品种2018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高达53.82亿元。

健识局梳理发现,对比上年报量,5个品种续约采购量超过50%,包括培美曲塞、伊马替尼、吉非替尼、福辛普利、替诺福韦二吡夫酯,都是知名大品种。

此外,右美托咪定、依那普利、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在内的10个品种放量30%以上。只有赖诺普利、孟鲁司特、帕罗西汀3个品种放量在20%以下。

在北京市之前,4+7试点城市中,上海、西安、成都、沈阳、大连已经公布续约新规。3月24日,广州也就此作出了安排。3月25日,西安直接发布了续约结果和出局药品名单。在所有新规中,降价依然是主旋律。

倒逼降价不高于扩围中选价才能续约

按照上述通知,北京市针对25个4+7带量采购品种续约制定了四条降价规则。
一是,对原中选且联盟地区中选的药品,原中选药品如果同意降价至不高于联盟地区中选价格,也就是是带量采购扩围的中选价,就可以直接续约1年。
二是,原中选药品,如果未在扩围中中选,但同意降至不高于扩围中选价的平均价,也可以直接续约1年。
三是,在此基础上,对于在4+7扩围中,有3家(含)以上企业入围的药品,如果原中选药品同意降至不高于联盟地区最低价,可以直接续约2年。
四是,如果原中选企业不同意续约,医疗机构将从扩围中选结果中选择1个中选品种,纳入本单位供应药品。原中选药品接受不高于扩围中选最高价,也可以纳入医疗机构选择范围。

医疗机构会分别与接受价格的企业分包续约1年。原中选药品如果可以对标扩围结果降价,就可以保有北京市场,并有持续放量的可能;如果不能降价,就只能将市场转给其他签约企业中报价最低的企业。

目前,除了北京,已经宣布续约的广州、上海等城市也都有类似规定,沈阳、大连甚至直接按照扩围价格执行了。
3月25日,西安取消了乐普药业的氯吡格雷等9个药品的挂网资格,同时公布了140个非中选药品降价情况。从续约产品看,西安也采取了与北京类似的政策:原中选企业同意降价,就能续约。(翻至文后,查看西安挂网、踢出品种详情)

这意味着,相关品种的市场格局将趋于新的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试点城市中,多数中标企业本身市场占有率小。但在扩围中,基本都是龙头企业中标,其中齐鲁制药、华海药业等都有五六个品种中选。在效率和产能优势的碾压下,大企业无疑将对试点中选企业形成强大攻势。

4月落地第二批带量采购实施范围扩大

续约新规出台的同时,北京市药采中心表示,4+7带量采购试点结果原本在3月23日到期,但是,受疫情影响,续约结果执行将延迟,与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同步执行,时间另行通知。

在北京之外,至少20个省份的第二批带量采购结果即将落地,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包括河北、甘肃、贵州、上海、陕西、江西、黑龙江、广东、海南等。

3月23日,宁夏医保局发布通知,宣布4月20日正式执行第二批带量采购结果、配套政策,以及支付标准。
对于未中选药品,宁夏要求,医疗机构在完成约定采购量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价格适宜的药品;鼓励未中选药品主动降价,并趋于中选价;鼓励在扩围中中选而未选择宁夏的企业,以中选价为宁夏供货。
同时,未中选的原研药、参比制剂、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在宁夏的价格要与其他省区降价基本一致,未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价格不能高于同品种宁夏中选药价格。
值得一提的是,宁夏要求全区所有公立医院、军队医疗机构全部参加;医保定点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自愿参加。对于自愿参与集采的零售药店,宁夏允许有适当加成,但鼓励按照中选价出售。这些机构的参与,无疑意味着带量采购范围在持续扩大。
从国家层面的相关部署看,2020年开始,无论是国家带量采购,还是地方针对未通过一致性评价大品种的带量采购,二者都将加快推进。

此前,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公开表态:带量采购的影响远不止多少个品种价格大跳水,最关键的还是通过对营销模式的改变,进而实现提高药品质量,促进行业升级等多种效应。

在带量采购是常态,不带量采购是例外的原则下,越来越多的品种将受到波及,中国医药行业的转型升级也正跑步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