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和数字化是两个时代的产物吗

来源:综合整理 | 发布时间:2024-02-07

企业需要进行信息化升级,夯实基础,提升数据治理,明确业务口径。我们系统是比较老旧。但是现在都是AI时代了,还叫信息化是不是太old fashion了。为什么不叫数字化转型呢?数字化对信息化是不是存在代差,存在鄙视链呢

信息化 ≠ 数字化

1、信息化的定义和本质

“信息化”我的理解是“业务在线化和业务数据化”。即:对企业的生产过程、采购过程、销售过程、客户服务、事务处理、现金流动等业务活动和过程进行数据化记录的过程。简单的说,信息化就是业务在物理世界里开展,信息系统提供支撑。例如,你去机场坐飞机,通过大屏引导,打印登机牌,扫码托运行李,人脸识别。不管你用了多少信息化工具,本质都是利用系统串联一系列流程和动线。坐飞机还是在物理世界运营,只是背后有信息系统支撑。说个极端情况,万一机场大停电,大家手工办理登机,挨个数人头对身份证,也能坐飞机起飞。信息化的核心和本质是运用网络、计算机、数据库等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和业务数据记录,其重点关注的是业务流程优化,典型的工具是信息化系统,例如:OA、ERP、CRM、SRM、PLM等。

2、数字化的定义和本质:

“数字化”我的理解是“数据业务化”。即:把信息化过程中,长期累积下来的数交易数据、电商数据、媒体数据、行业数据、用户数据、潜客数据、产品数据、售后数据等,不断融入到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活动中,通过数据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发现商机,用数据优化业务组合,优化业务流程、优化经营模式,实现企业的持续运营、持续创新、持续发展。简单来说,数字化就是业务在数字世界里开展,物理元素响应和镜像。例如,滴滴等网约车平台在数字空间里开展出租车业务,物理世界的出租车司机、乘客响应。谁下单,谁抢单,走什么路线,路费多少钱都是平台规划好的,你和司机只是物理世界的执行人。数字化的核心和本质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AI、5G、VR/AR等数字技术,实现企业的业务和管理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其重点关注的是“数据驱动”业务,典型的工具是数据化系统,例如:数据仓库,数据湖,智能分析平台,算法平台,数据资产管理平台等。

从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定义中也不难看出,数字化和信息化是现实物理世界和数字化世界谁占主导权的问题,用信息化的手段当然解决不了数字化的问题。例如,我们上边举的打车的例子。传统出租车业务,是物理世界主导的,出租车公司也有软件系统,提供了车辆管理、司机管理、运营管理、维修管理、发票管理等系统功能,但这些系统功能对业务来说起到的是支撑作用,也就是说没有这些系统功能,出租车的业务也照样能开展。在物理世界,业务是由人主导的,而非系统。而网约车的业务,是数字世界主导的,在物理世界是不能直接与之交互的。如果你想打车去机场,刚好来了一辆网约车,你对司机说你要去机场,司机会说不行,他已经被人约了。即使没有人约,他也说不行,你要到App上叫车,他只能响应那个App,App派单或在上面抢单。在数字世界,人的一切行为都只能响应数字世界的指令。

那么企业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直接进入数字化时代?

很多企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管理也比较粗放。甚至ERP还没用明白,企业内部主数据还没统一,能不能赶时髦直接跨越式发展进行数字化转型?

战略牵引,业务先行,流程优化,系统落地。数字化转型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结合行业和企业战略统筹规划,也需要小步快跑寻找一些易落地的轻量化的场景迭代速盈。在整个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信息化是基础,没有信息化就无法沉淀出数据,而没有准确、完整的数据,数字化转型就是“白忙活”。

最后,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没有什么捷径?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战略定力、商业模式、组织职能、人才梯队、技术工具、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转型,不可能通过一个项目的实施,上个什么数据中台就能搞定这件事情。

传统企业老板在被时髦的“中台、赋能、智能化、AI等”大词忽悠的时候,不要那么焦虑也不要那么冒进,先照照镜子。这里推荐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2021)》白皮书中,提出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通用能力“海星”象限,我认为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延展阅读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2021)白皮书

https://www.itshenji.com/article/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