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浅析粮油产业链——以益海嘉里为例

来源:综合整理 | 发布时间:2022-10-18

引言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说过:“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谁控制了货币,就控制了全球经济。在粮食领域,世界上共有四家大规模的公司,世界80%的粮食交易量,都被这四家公司掌控,称为“四大粮商”,也是当今世界左右粮食市场并且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四家企业,分别是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大批外资企业不断涌入国内。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也是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大国,面对如此庞大的中国市场,以四大粮商为首的外资粮商早就觊觎已久。

2003年,四大粮商联手做空中国大豆市场。他们利用惯用手法,即大肆散布大豆储备存在缺口的消息,短短半年,大豆价格翻了一倍。为了助推大豆价格上涨,2004年,美国农业部还“意外”发布了该年度大豆减产报告,该报告发布后,本来上涨的大豆价格更是居高不下。中国压榨粮油的企业认为大豆价格会持续上升,于是大量采购美国大豆。“四大粮商”与美国政府处心积虑的造谣生事,就是为了让中国企业上当。正当大家都以为大豆紧缺的时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市场上又突然出现大豆储备过剩的消息,消息一出,大豆价格很快就暴跌了一半。2004年4月,国内外大豆价格暴跌,短短7个月时间,美国大豆从1064跌到500,拦腰跌去一半还多。国内的大豆价格也一样暴跌,很多豆农巨亏。当时大豆的价格起伏的程度有多么夸张,中国油商抢购的大豆还在太平洋的货轮上,价格就出现断崖式下跌,让油商目眦欲裂,只要运回来就是巨亏,没办法,众多油商咬牙选择毁约,宁可赔付违约金和运费。同时国内豆粕和油价也随着美国大豆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市场上的食用油等与大豆有关的产品价格也跟着下跌,而在此之前高价买入大豆的国内压榨油厂,则出现了生产完产品就亏损的现象,经营陷入了困难。在大豆价格下跌后,我们整整1000多家榨油企业全面破产,超八成被“四大粮商”等外资低价收购。与此同时,国内在高价位时扩种的豆农也无一幸免,血本无归。此后,从原料加工到生产,四大粮商掌握了中上下游整个产业链的绝对控制权和定价权。经此一役,四大粮商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还一举控制了中国众多的大豆企业,成功打开了中国的粮食市场。

益海嘉里简介

益海嘉里则是美国ADM进驻中国的代表企业,益海嘉里可能大家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是旗下品牌涵盖厨房食品领域的方方面面。在华旗下品牌包括“金龙鱼”“胡姬花”“欧丽薇兰”“香满园”等。自益海嘉里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粮油行业的巨头,目前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经营活动,拥有员工超过3万人,截至目前已经建成生产基 地超过60个,超过100家生产企业,各种综合个加工车间已经超过300个,其食用油市场占有率长期稳居第一,2019年市占率更是达到了39.6%。2020年,其下属核心集团公司金龙鱼粮油食品在A股创业板成功上市(金龙鱼,300999.SZ)。

益海嘉里发展历程

嘉里丰益进入中国后,发展过程起起伏伏,历经不少磨难,才蜕变成为了当今的益海嘉里。

市场开拓阶段:嘉里丰益兵分两路,开拓大陆市场;线路一:嘉里起步,布局全国。1988年,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成立,在嘉里的投资驱动下,生产了“金龙鱼”小包装食用油。这一产品在当时非常创新,深受市场欢迎,代表了行业新业态的产生。同年,深圳先行启动粮油体制改革。随后,全国粮价 放开,嘉里粮油抓住机遇,迅速扩大生产,仅仅是食用油精炼,食品包装厂就已经覆盖了 在广西、上海、山东、辽宁、四川和陕西等多个省市。1995年,国家外商投资政策转向, 限制外商投资“油脂加工”,鼓励投资“饲料蛋白资源开发”,嘉里粮油开始与丰益合作 建设上游大豆压榨厂。此阶段,嘉里粮油的全国布局渐趋成势。

线路二:丰益初创,开拓大陆。由于经营理念分歧,1991年郭孔丰离开郭氏粮油, 转而与印尼油棕大王吴笙福联合在新加坡创立丰益贸易公司(Wilmar)开拓棕榈油市场。次年,政策上开始实行购销同价,粮食的产量逐步与市场接轨,从此粮油市场前景广阔。我国调整了粮油政策,激发了市场活力,开拓了市场前景,同时也扩大了销量,增加了产能。1993—1995年,郭孔丰顺势而上,与跨国粮油巨头阿丹米(ADM)、中粮集团合作,加快开拓国内市场,先后建成三个压榨厂和精炼厂。

整合壮大阶段:嘉里益海实现产业顶端强势汇合,共同构建粮油行业全产业链。2007年丰益国际通过收购、合并等一系列公司内部结构调整动作,正式成立益海嘉里集团。整合后的公司,既拥有丰益上游全国工厂布局,又囊括嘉里粮油打造的“金龙鱼”“胡姬花”等多个全国知名度品牌及相应的营销渠道网络,粮油行业全产业 链日臻成熟。2008年奥运会,金龙鱼成为了独家供应商。第二年,上海全球研发中心成 立,补齐了产业链的最后关键一环。同年,丰益国际跻身《财富》世界500强,列第300 名。此后,益海嘉里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在多个领域实现跃进式发展。从2011年到2012 年,公司油脂精炼、水稻年加工量、油脂科技产品等不断突破新高,创下记录;2015年 面粉销量超过300万吨;2016年开拓了油类渠道,年销量突破100万吨。此阶段,益海嘉里构建的粮油行业全产业链优势尽显,发展迅猛。现在的益海嘉里经过多年的本土化战略实施,已经小有成绩。经过稳步推进资产和股权结构的战略性优化,成功实现A股上市。

益海嘉里主营业务概况

益海嘉里的主营业务广,在市场上占据着绝对优势,特别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之后,益海嘉里将核心业务厨房食品领域作为主打,不断强调市场主要方向,并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益海嘉里主营业务板块可分为:厨房食品、油脂科技产品、饲料原料三大块。益海嘉里产品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家庭日常选择的零售产品和提供给餐饮需求的中型客户的包装产品其中,“金龙鱼”“欧丽薇兰”等品牌,主要为家庭客户满足其自身需求,产品类别包括厨房常用的必需品,如大米、面条和调味品等;而餐饮客户需要的食用油、豆浆粉等,也能在超市的相关品牌货架上找到。此外,工业客户也有丰富的产品需求,除了能满足上述基础需求外,益海嘉里不断打开市场,如提供代可可脂、人造奶油等制作商业产品的原料,还有营养健康的食品辅料,以及用于西式餐饮业的速冻产品等。几乎油类、 米类等厨房必备的产品都能在这一品牌下找到所需要的产品,满足客户的各项需求。

手机屏幕截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益海嘉里产业布局

截至2021年底,益海嘉里拥有员工超3万人,在全国拥有70多个已投产生产基地,100多家生产型企业,并在潮州、兰州、合肥、青岛等地新建多个生产基地,主要涉足食用油精炼、油籽压榨、食品原辅料、专用油脂、玉米深加工、大豆精深加工、水稻循环经济、小麦深加工、食品饮料、中央厨房、粮油科技研发等产业。

益海嘉里中国业务分布图 地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益海嘉里在华本土化战略目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对于益海嘉里这样的老牌企业来说,发展跨国经营的业务是其最活跃、最主要、最宏伟的战略蓝图。行之有效的跨国经营业务不仅能让益海嘉里扩张自己的全球版图,而且可以加速其粮油帝国的产业链全链条化,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创造粮油食品的持续发展力,利用海外投资最大化的方式来实现企业愿景。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中国的市场很有潜力,甚至有望发展为最大经济体。在中国投资的企业,如果打好根基必将迎来巨大的回报。

此前益海嘉里在华总投资已超过300 亿元人民币,集团计划在未来 3—5 年在华新增投资远超此前 30 年总和,主要聚焦于技术门槛高、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领域,包括新建十多个大型项目,并把 40 多个已有工厂进行综合性改造提升。集团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有充分的信心,对中央政府的执政能力有充分的信心。中国经济的基础稳固,发展动能强劲,发展潜力巨大,当前,中国市场稳步向前发展,面对新冠疫情袭击以来,中国政府第一时间采取了有效措施,既防控了疫情,也给企业带来支持政策,鼓励企业不断成长。同时,中国消费者也在不断提升品位,和对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要求,预示着这片土壤潜力无限。

粮油产业环境

粮油米面具有较强的农产品属性,受国家“托市收购”政策影响较大,而且作为最重要的民生产品,在我国CPI体系中权重较大,也会受到国家的重点监控。因此,粮油行业的政策敏感性更强,发展也更为平稳,毛利空间并不大。从细分行业来看,食用油和米面行业的发展环境仍各具特点。

食用油产业环境:我国食用油行业经过30多年的市场化发展,当前该行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不易突破,也很难出现大规模消退。同时,受我国餐饮文化影响,食用油在餐饮业和家庭中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植物油占比较大,而动物油占比较小。

当前,我国食用油产业也面临一些新变化和新挑战:

第一,健康饮食理念日盛,消费方式朝着健康方向发展。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改善,消费者对口感、原料及营养健康日益重视,高端优质油种消费增加,对食用油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国盛证券数据显示,2019年售价相对较高的玉米油、花生油和葵花籽油销量份额较2017年提高4个百分点至达33%,而售价相对便宜的大豆油、调和油、菜籽油的销售份额则较2017年下降4个百分点至65%。

第二,国产自给率偏低,油料行业并非高枕无忧,也存在一定风险。根据调查数据了解,2019年国产油料榨油量为1202.8万吨,年度总需求4002.1万吨,如此一来,国产自给率只有30.1%,且与2018年相比下降了0.9个百分点,表明我国食用油消费主要依赖进口油,从市场上来看,消费者很少选择国内产品,国内产品的品牌价值尚不明显。

第三,人均食用油消费量存在固定性,增量空间有限。2019年我国人均食用油消费量为28.4kg/年,也体现出随着营养健康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人均食用油消费量存在一定瓶颈,尽管不会下跌,但也很难实现突破性上涨。

第四,品牌意识日渐增强,小包装食用油渐趋主导。香港贸发局(HKTDC)调研数据显示,22%的受访消费者倾向于将品牌和口碑作为其首要的考虑对象,47%的消费者会将其纳入前三考虑因素,表明品牌口碑俨然成为消费者最主要的考虑因素。伴随国家关于限制散装油销售相关法规的严格实施以及居民健康安全消费理念的普及,我国散装油销量逐渐减少,未来行业增长点将转向小包装高端食用油市场,追求更精致更营养的优质产品。
文本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益海嘉里发展对产业的影响

益海嘉里集团在中国的扩张,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一)、促进行业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 在国际粮商基本控制我国大豆产业的形势下,粮油企业对国际粮商的一举一动高度关注。中粮集团采取了益海嘉里在哪里建厂中粮也在哪里建厂的策略。益海嘉里在江苏盐城建设了水稻加工厂,中粮也预计投资10亿元,在盐城建设水稻加工厂,除生产大米.还要做大米副产品精深加工和用生物质发电项目。这对于促进我国大型粮油企业加速技术进 步,提高竞争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二)、引导消费方向,有利于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益海嘉里所生产的产品在设计、加工工艺、包装等方面 都优于国内同类产品,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这些产品在我国市场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如小包装食用油、高筋小麦粉、大米等.这对于提高我国居民食品消费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三)、影响粮食市场调控 益海嘉里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他们在国内收购粮食的行为,引发了市场激烈竞争性收购,不利于我国粮油市场的稳定发展.加大了政府宏观调控难度。不过据有关权威人士分析,要撬动粮油价格,最少要持有10%的份额,这需要庞大的资金,目前没有游资有这样的资金实力。但随着国际粮商资本的逐步浸透,国有粮食企业和其他民营加工企业将在粮食市场面临生存挑战。

对策建议

(一)、逐步完善引进外资进入农业领域的一些相关管理规定粮食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公共战略物品。在种子、种植、收购等上游产业链各环节,政府应通过一系列政策形成强有力的调控能力。例如针对国际粮商竟相收购粮食的问题,修改《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等,有计划地布局粮食收储机构,严格规定粮食收储机构的资质,以及收储规模,并逐步上升到法律,依法规范国际粮商的行为,从源头对其经营进行有效调控。

(二)、加大对我国有潜力大中型粮油企业的支持,提高他们的竞争力我国国有粮食企业业务以粮食储备为主、贸易为辅,粮食加工业务较少;民营粮食企业则以加工销售成品、经营原粮贸易为主。国内粮食企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国内粮食企业还存在加工业集中度低、规模小、产品层次低、知名品牌少等问题。借鉴我国大豆产业失败的经验教训,亟待分别制定扶持中粮等大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相应政策,保障粮食收储功能,提高粮食加工水平,改善粮食企业结构,打造粮食产业链,创造更多自主粮食品牌。

(三)、学习国际粮商经验,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保障粮食安全。近年,我国农业对外开放在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走出去方面还存在着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差,缺乏系统性相持续性等问题。国际粮商在中国的扩张过程以及其管理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东盟10国中很多国家农业生产落后,但农业资源丰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我们与这些国家开展农业投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政府有关部门应倡导走出去企业学习国际粮商的先进管理经验,并给予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国际 市场拓展.形成我国的后备粮仓。

参考文献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油料油脂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国际粮商在中国发展及影响研究——以益海嘉里(兖州)粮油有限公司为例》

《益海嘉里——中国粮油变革的推动者》

《益海嘉里中国本土化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植物油料油脂生产、消费需求分析及发展对策》

《揭开国际四大粮商的神秘面纱》

《跨国粮企进入我国大米等粮油产业的做法与启示——以益海嘉里公司为例》

《中国植物油产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