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联动一盘棋!医保局建全国、省级招采平台,数据明年共享

来源:健识局 | 发布时间:2020-09-26

摘要:9月22日,国家医保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133号建议的答复中明确,建设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实现部门间信息交换机制,数据共享协同。

9月22日,国家医保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133号建议的答复中明确,建设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实现部门间信息交换机制,数据共享协同。

健识局获悉,目前全国医保信息平台将包含公共服务、跨省异地就医管理等14个业务子系统,搭建国家和省级两级医保信息平台,支撑提高全国医保标准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重点推进公共服务、经办管理、智能监管、分析决策四类医保信息化应用的总体目标。

按照国家医保局的计划,到2021年底,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将初步建成,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全国医疗保障业务经办系统一体化应用格局基本形成,将从根本上解决系统分散、标准不统一、信息孤岛等问题。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全国医保信息平台的建立,今后无疑将进行更大范围、更多品种的药品集采。在此基础上,国家集采也进入常态化,药品价格也将随之下降。

就在近期,业内传出消息称,从2021年起,国家药品集采预计将每年开展两批,注射剂的比例将逐渐提高。

随着医改持续深入,医保部门作为规则制定者、支付方,在药品采购中的话语权不断加强,业内普遍认为,建立全国统一药品招标采购平台已经势在必行。

可以预见的是,在“腾笼换鸟”的改革背景下,药品集采将压缩流通成本,斩断产业的灰色利益链条,向优势企业集中,形成产业规模化优势,有利于结构调整。

国采进入常态化

医保局将建成全国医保信息平台

事实上,在国家医保局成立之初,就曾传出组建全国统一药品集采平台的消息。

当时,业界该平台的态度褒贬不一。浙江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曾坦言,集采品种不能直接挂网,进院很困难,影响量的转换等诸多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希望谈判品种能够加快进院速度。

从前三批全国集采的情况来看,112个品种实现大降价的同时,多数省份均能超额完成中选品种的采购和使用,逐渐打消之前业界的顾虑,逐渐进入常态化。

健识局获悉,目前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已在河北、青海两地进行了示范试点,其中跨省异地就医管理子系统已于2020年5月初正式上线使用。

根据国家医保局的统一部署,今后各地依托全国统一的技术体系和架构,建设本地全新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加快建成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全国和省级药品集采将分头进行。按照7月份曾在业界流传带量采购的方案,国家医保局已划定了500个品种,并要求各省市逐步推进,2022年需要实现全覆盖。

与此同时,国家医保局将指导各地加快推进纵向骨干网络建设,各地定点医药机构可通过专线或VPDN接入医保核心业务区。

在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成后,各地医疗保障信息将实现省和国家两级数据集中,提高了数据共享层级,实现跨区域实时结算和数据共享。

实现三保合一规划

省级招标将成为全国集采的“试验田”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医保局逐渐实现了“三保合一”的最初规划,这将对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与药品销售的模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药品招标采购方面。

今后,国家医保局将建立全国和各省两级药品招标采购平台,在实现数据共享之后,将招标、采购、配送、结算四大环节实施监控,为药品价格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业务“抓手”。

事实上,各省市的区域性采购也进行的如火如荼。据健识局的不完全统计,山东、湖南、河北、江西、山东、山西、青海等省份纷纷开展地方集采。不难看出,不同层级的集采正在嵌套式综合发力,并将作用于大批药品的价格。

综合来看,多种跨区域联合采购的方式,将会是国家药品集采的“试验田”。以年初武汉试点带量采购胰岛素为例,170.57万支的总采购量,部分中标胰岛素类药品单价最高降43%。

随后,在今年7月,国家医保局召开生物制品和中成药带量采购的座谈会,目前已进入听取专家意见建议阶段,而胰岛素已明确将在明年纳入国家药品集采。

根据业内近期消息,全国药品集采从明年预计将每年开展两批,这也就意味着,药品集采进入常态化。业内普遍认为,市场急剧萎缩的情况下,市场争夺也越来越残酷,此前曾有大批跨国药企的过期专利药集体退出集采谈判。

不过,随着在越来越多省份将药店、民营医院纳入集采,今后留给各家药企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小。有分析人士提醒,相关药企应尽早转型,否则将会在药品集采的改革大潮之中逐渐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