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开始新一轮带量采购

来源:综合整理 | 发布时间:2020-06-27

摘要:继国家带量采购后,地方带量采购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两者之间有哪些联系,地方版将如何走向,新的政策又将释放出什么信号?诸多热点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青海:

59个药品,拿出50%以上份额纳入青海带量采购,采购期不少于2年

6月24日,青海省药品采购中心发出公告,将59个药品纳入该省第一批带量采购名单,邀请符合条件的药企参与带量采购,采购周期不少于2年。
带量采购的常规药品以全省各级公立医疗机构上报总采购量的70%做为约定采购量,抗生素以总采购量的50%做为约定采购量。
7月份内开标
并计划在7月份内完相关产品的材料递交(7月15日)、信息申报公开(7月16日)、以议价谈判(7月22日)。
纳入第一批带量采购的药品目录如下表所示:

以上59个品种中,几乎个个都是大品种,12个抗生素、5个PPI、以及丁苯酞、奥司他韦、氨溴索在其中尤为晃眼。

小结

1、按抗生素(50%)和非抗生素(70%)分别拿出不同的采购份额,体现了对抗生素既要保量、也要控量的态度;

2、按质量和价格6:4开的比例综合评分,最高分中选,单一货源(但有备选品种),想要全国最低价,但又不唯低价是取,体现了价格合理、质量优先的精神;

3、评分项倾向于大企业、外企、原研企业、自带原料的企业,再加上承诺单一货源,大企业特别是外企有动力参与(顺便说一句,如果第三批国采还是碎片化地划分市场的话,外资依然没有动力参与);

4、地方带量采购的产品纳入原则是选取采购量大、价格高的未过评品种,各省用药结构虽然各有不同,但抗生素、PPI、中药注射剂、抗肿瘤、心脑血管药物是主要品类,如何选择纳入,如同省增补品种分批剔除医保目录一样非常考验智慧。

四川:

此前,四川曾明确2020年1月1日起执行国家医保目录,3年内逐步消化省增补品种(先剔除275个西药、71个中成药),目前的消息是144个品种或将被剔除目录,且以最新文件为准!据业内消息,近日四川省医保局和四川省人社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将部分药品调出《四川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8年版)》的通知》,共涉及144个省增补品种将被调出医保目录。

144个品种分三批调出《药品目录》,不得自行变更调出品种和时限

  • 纳入国家重点监控范围的转化糖电解质注射剂等6种药品于2020年7月1日起调出《药品目录》;
  • 度米芬含片等94中药品于2020年8月1日起调出《药品目录》;
  • 铝镁匹林片(Ⅱ)等44中药品于2021年8月1日起调出《药品目录》;

上述药品调出前,继续按《药品目录》有关规定支付。此外,《通知》要求严格按照本通知规定的调出品种和时限执行,不得自行变更调出品种和时限。各地要按照本通知要求,及时启动信息系统药品数据库调整和维护工作,确保按期实施。要及时通知定点医药机构做好调出品种的系统对接、品种替换等工作,确保有序过渡。
原有关文件与本通知内容不符的以本通知规定为准。
此前,四川曾明确2020年1月1日起执行国家药品目录,省增补目录3年内逐步消化完
早在2019年12月17日,四川医保局就曾发布通知,明确2020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国家药品目录》,药品通用名、药品分类、剂型和限定支付范围等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其中,省级增补目录已纳入《国家药品目录》的,按照国家规定执行;未纳入的,暂按原规定执行,并在3年内逐步消化;《国家药品目录》删除的品种不再执行。当时的文件附件就是《国家药品目录》删除西药名单和删除中成药名单,其中275个西药、71个中成药,合计346个。

河南:

130个大品种带量采购结果公布,7月1日执行

130个品种,带量采购结果公布
河南省濮阳市将开展新一轮市级带量采购,全市范围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和参照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其他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均在集采范围内。本次集采的药品品种达130个,涉及大输液、抗生素、心脑血管药、抗癌药等——包括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注射用兰索拉唑、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美唑钠、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天麻素注射液、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注射用比阿培南、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美罗培南、复方甘草酸苷片、缬沙坦胶囊、多西他赛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卡培他滨片、多潘立酮片、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
6月30日前,中选药品到达医疗机构
值得关注的是,濮阳市采用分解采购任务的方式分配采购量——通知要求,各级医保经办机构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于6月13日前将约定采购量分解至所属医疗机构。补报相关采购量的工作也需要于6月16日前完成——自愿参加的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请提交相关资料,开通账号补报采购量等工作。 6月17日前,中选企业在濮阳市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平台上确定配送企业、医疗机构配送关系,并填写配送关系表报各级医保局备案。 就配送企业的选择,濮阳市要求中选企业选择信誉度好、配送能力强、覆盖范围广的医疗经营企业配送中选药品,各县(区)、各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中选企业自主选择配送企业。 6月24日前,各级医保经办机构与生产企业、配送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并组织召开中选企业、配送企业、医疗机构三方协调会。各级医保经办机构负责将已签订的购销合同扫描后上传至濮阳市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平台。 6月30日前,医疗机构完成中选药品首单网采下单,配送企业按照合同要求将首批中选药品送达各医疗机构。 也就是说,最晚7月1日起,130个品种的带量采购就将在濮阳市落地。 另外,在回款、中选药品使用、未中选药品的管理等方面,濮阳市的带量采购基本与国家药品集采的相关规定保持一致。
对于中选药品,濮阳市规定实行由医疗机构与企业结算的方式——医疗机构作为药款结算第一责任人,从药品交货验收合格到付款的时间不得超过30日,并将严查医疗机构不按时结算药款问题。 

金华:

近日,金华市公布了第二批带量采购的拟中选企业和品种。

根据附件名单内容,共93个产品有企业中选,涉及伊曲康唑胶囊、注射用阿洛西林钠、注射用伏立康唑、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西药品种;也涉及参麦注射液、复方丹参片、六味地黄丸、清开灵颗粒等中成药。

在93个中选产品中,有54个为西药,39个为中成药。

中选企业也基本是规模较大的药企、比如浙江康恩贝以0.71元/片(含总黄酮醇苷19.2mg,萜类内酯4.8mg)的价格中选银杏叶片;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以0.05元/粒(1.44g/8丸)的价格中选六味地黄丸,湖南科伦制药以10.66元/支(50ml)的价格中选康复新液。

值得注意的是,6月8日,金华市公布了开展第二批带量采购的公告,赛柏蓝梳理后发现,相比第一批目录,金华市第二批药品带量采购的品种有明显扩充。共包括抗菌药(非原研)、抗菌药(原研)、中成药(不含低价药)、中成药(包含低价药)四种分类,共包括274个药。

其中,共有180个中成药被纳入金华市第二批带量采购,包括清开灵颗粒、参麦注射液、疏风解毒胶囊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知名中药大品种。

山东:

又有上百药品将进入带量采购。

山东省医保局已经组织召开会议,就该省带量采购中标规则、执行时间等征求意见。根据此前业界流传的报量表,涉及40个品种、105个品规。(翻至文后,查看105个药品详情)

从品种类型看,多为质子泵抑制剂、抗癌药、麻醉药等领域的常用大品种。

从规则看,相关产品将根据质量分层再竞价;中选品种将由销量、降价等综合给分等确定;同通用名同一质量层次最多两家中选。

根据分组,过专利期原研药、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参比制剂将是第一质量层次。同时,山东省规定,如果某一质量层次流标,则相应市场将按照报量的50%流向另一质量层。拜耳、上海现代的硝苯地平控释片,安斯泰来、华东医药的他克莫司还面临单独降价。

这意味着,虽然不同质量层次分别竞价,但是如果某一层级降价不到位,并不是还可以维持原来的市场模式,而是将失去大片市场空间。而原本市场覆盖率低的产品,要想中选,就要给出更大的降幅。在其背后促进药品降价仍然是主要目标。

根据上述报道,山东此次带量采购将于7月份启动,招标结果将于9月份开始执行。也就是说40个品种105个药品的市场角逐已经进入倒计时。

而从全国范围看,带量采购的品种数扩大趋势也已显现。浙江金华6月8日正式公布的第二批带量采购目录中,涉及药品已增至274个,较之第一批的29个可谓涨幅惊人。而在带量采购常态化的政策引导下,单批次品种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多。

从降价幅度看,河北、福建、三明联盟等,都拿到了平均降价超过60%的降价;1元以下的头孢,几分钱的降压药、降糖药,都持续刷新着业界对最低价的认知。
对于企业来说,在带量采购全面推开、范围持续快速扩大之下,企业要想生存只能咬牙降价了。
而从国家带量采购经验来看,无论是产品是否中选,只要纳入带量采购,销售团队,特别是一线药代都面临被裁撤、调整的风险。只是产品未能中选,所受的影响会来得更快更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