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以下简称沙特),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海岸线长2448公里,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等国接壤。国土面积达 225 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十三位。沙特地形地貌以高原和沙漠为主,西部有阿拉伯高原和希贾兹山脉,东部有鲁卜哈利沙漠、内夫得沙漠、叙利亚沙漠和西甲拉沙漠等。地势西高东低,西部红海沿岸为狭长平原,平原东侧为塞拉特山,山地以东地势逐渐下降。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一些继承者建立阿拉伯帝国,8世纪为鼎盛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11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衰落,16世纪为奥斯曼帝国所统治。19世纪英国侵入,当时分汉志和内志两部分。20世纪初,内志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经过30年征战,逐步统一了阿拉伯半岛,1924年,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兼并汉志,次年自封为国王,1932年9月23日,宣告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这一天被定为沙特国庆日。
沙特阿拉伯面积2,149,690平方公里,是在阿拉伯世界中地理面积第2大的国家,仅次于阿尔及利亚。利雅得是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及最大城市。沙特阿拉伯有时被称为“两圣寺之地”,因为它的范围包括了伊斯兰教中2个最神圣的圣地:麦加禁寺、麦地那先知寺。作为1个政治上极端保守,并采用政教合一体制的独裁政权,沙特阿拉伯对女性权利限制极多,萨勒曼国王即位后,不平等现象已经较为缓和,但仍采用酷刑、斩首、石刑等死刑行刑方法。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石油生产量、输出量最高的国家,它同时控制了全球第2大的烃储藏量。由于石化燃料产业支持经济发展,沙特阿拉伯被列为高收入经济体之一,人类发展指数亦极高,且是唯一在二十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9月2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由七国集团(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沙特阿拉伯)、六个重要经济体(墨西哥、阿根廷、土耳其、韩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及两个区域组织欧洲联盟和非洲联盟组成。按照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中的阿拉伯国家。
【国家象征】
该国旗是沙特阿拉伯政府自1973年采用的国家象征,是一面绿底旗帜,中间为白色的阿拉伯文及白色阿拉伯弯刀(是一种单刃剑,此种刀的刀刃呈现凸曲状,而中东、南亚或北非的刀很多都是如此)。阿拉伯文书写的为伊斯兰教的清真言(意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旗帜的绿色是伊斯兰教中最神圣的一种颜色,是伊斯兰教的象征。旗帜的旗面使用了这个颜色,表示沙特阿拉伯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旗帜上《古兰经》的教谕再次凸显伊斯兰教在沙特阿拉伯的特殊地位。白色的阿拉伯弯刀象征不惜发动圣战,来捍卫伊斯兰与国家的荣誉,而白色也代表了纯洁。
国徽呈绿色,由两把交叉着的宝刀和一棵枣椰树组成。绿色是伊斯兰国家的喜爱的颜色。宝刀象征圣战和武力,象征捍卫宗教信仰和保卫祖国的决心和意志。枣椰树代表农业象征沙漠中的绿洲。另外,沙特人民最喜爱枣椰树,并把它作为捍卫宗教信念的象征。
【人口】
沙特人口约3220万(2022年第5次人口普查),其中沙特籍人口约1880万,外籍人口约1340万,沙特籍人口占比约为58.4%。劳动力(15~65岁)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72%。沙特95%的人口集中分布于利雅得、吉达等大城市。沙特的主要民族为阿拉伯族。逊尼派穆斯林占人口大多数,分布在全国各地。什叶派穆斯林人数极少,主要居住在东部地区。此外,还有少量贝都因人。
首都利雅得(Riyadh)是沙特第一大城市,政治、文化中心,以及政府机关所在地,位于沙特中部,城区面积1219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底,利雅得人口约768.2万,年增长率1.91%。其中,沙特籍人口约占70%。
【宏观经济】
近年来,沙特经济发展波动较大,基本呈现增减交替态势。2024年,沙特GDP 为 1.07 万亿美元,排在全球第19位,年GDP增长率为下降0.8%。对石油的依赖和地缘政治因素导致沙特阿拉伯的 GDP 下降,凸显了实现经济多元化的必要性。沙特 2020 年人均 GDP 全球排名第 43 位。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人均 GDP 跌破 2 万美元,原油需求减少,导致沙特外汇储备总量跌至4640 亿美元,为 2000 年以来最低。
沙特出口商品主要为石油等矿产品、塑料橡胶制品与化学产品等,2020 年石油类产品出口量超过 3/4;相比之下,沙特的进口商品品种多样且分散,2020 年主要进口商品为机械器具、车辆和化学制品。从贸易国家看,中国是沙特进出口额最大的贸易国。从出口数据看,2020 年沙特出口中国货物总额达 1200 亿沙特里亚尔(320 亿美元),占到沙特总出口额的 18.4%,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出口国分别为日本和印度,分别占沙特出口总额的 9.6% 和 9.2%。沙特出口目的国排名前十的国家还有韩国、阿联酋、美国、新加坡、埃及、巴林、荷兰。沙特对以上 10 个国家的出口总额达到 4460 亿里亚尔(1189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68.4%。
从进口数据看,2020 年沙特从中国进口商品总额达 1015.62 亿沙特里亚尔(271 亿美元),占沙特进口总额的 19.63%,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的进口国分别为美国和阿联酋,各自占沙特进口总额的 10.66% 和 6.63%。沙特进口来源国排名前十的国家还包括德国、印度、日本、法国、意大利、韩国和英国。沙特从以上 10 个国家的进口总额为 3241 亿里亚尔(864 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 62.6%。 近年来沙特外贸依存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 2009 年的 66% 下降到 2019 年的 52%,反映了沙特经济对国际贸易依赖程度有所下降,这一趋势与沙特政府鼓励发展本国非石油产业政策息息相关。
【特色地标】
麦加圣寺:
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市。作为伊斯兰教最神圣的清真寺,麦加圣寺是每年数百万穆斯林朝觐的目的地。这座规模宏伟的寺庙,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宗教意义。
先知寺:
沙特阿拉伯的麦地那市。先知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它拥有10座尖塔,是沙特阿拉伯重要的宗教地标之一。
红海:
沙特阿拉伯的红海沿岸。作为著名的潜水圣地,红海以其清澈的海水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而闻名。游客可以参加出海活动,感受异域风光。
水上清真寺:
沙特阿拉伯第二大城市吉达市滨海路。水上清真寺就建在红海边上,由几根粗壮的水泥柱子支撑起整座寺庙,远远望去就好像矗立在水上。清真寺外观简洁大方,配上前面平静的水池,非常美丽。
沙特老皇宫:
利雅得西北16公里处的哈尼法谷地。这里曾是前沙特王国古都,是沙特家族的发祥地。目前古都遗址保留比较完整的只剩下这座老皇宫,老皇宫是使用泥、石、干草桔、干椰枣树叶和树干建造的,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此外,沙特阿拉伯还有如法沙利亚塔、马拉亚音乐厅、沙特阿拉伯国家博物馆等众多值得一游的景点。这些景点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文化】
世界穆斯林誉之为伊斯兰教发源圣地的沙特阿拉伯,是一个政教合一、宗教色彩十分浓厚的国家。千百年来,虔诚的穆斯林教徒们,矢志不渝地信奉着心中万能的造物主 – 安拉。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的《圣训》深入地影响到整个伊斯兰世界的社会、政治、经济、人文传统、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
【礼仪】
1.除非是关系很密切的朋友,一般不要询问个人的私事,包括他或她家庭的事,更不要打听他妻子或她丈夫做什么事。
2.在公共社交场合,不要谈论不愉快的话题。
3.要首先对年长者表示敬意和提供服务,不论其社会地位如何。
4.到朋友和他人家里作客时,即便不喝,也要接受主人奉上的第一杯咖啡,以示对主人好客的答谢。
5.不要接受三杯以上的咖啡(阿拉伯咖啡),除非传统上已经比较普遍和关系很密切的朋友。
6.轻轻地摇晃咖啡杯或茶杯,或用手掌盖住杯子,以示不再需要什么了。主人来取杯子时,要用右手递还。
7.对待朋友或其他人的邀请,要以很自然的态度拒绝一、二次,再以和善优雅地表情接受。
8.如果可能,对友人或其他人的书面邀请,要以同种语言予以回复,表示邀请收到了。
9.收到一位沙特友人的邀请并接受了以后,要准时赴约。
10.当邀请男女沙特人参加一个社会活动仪式时,男女客人总是分隔而处的。
10.如果可能,对友人或其他人的书面邀请,要以同种语言予以回复,表示邀请收到了。
11.收到一位沙特友人的邀请并接受了以后,要准时赴约。
12当邀请男女沙特人参加一个社会活动仪式时,男女客人总是分隔而处的。
13.当和传统的沙特家庭相处,一块吃饭时,应尽量做到入乡随俗,以沙特人的传统习惯 – 盘腿席地而坐进行之,以自然的态度拒绝一、二次,再以和善优 雅地表情接受。
【社会俗成习惯】
1.要始终携带身份证件。
2.应下功夫学点阿拉伯语,至少应该学点基本的客套用语,彼此交往中有亲近感。
3.不要把脚底掌暴露在沙特人面前,也不要习惯性地提及有关鞋的话题。
4.不要用手召唤或用手指指人。
5.和沙特客人握手时,如客人握着你的手,不要主动过早地抽回手。
6.不要对一个沙特人的财产或某件物品表示太多的赞美,以免让人感到你有索取之嫌,而使人难决。
7.在沙特,男女授受不亲,非常严格。除非是自家人,男人不要送礼物给另一个男人的妻子。
【服饰】
1.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要求沙特男士取掉头巾、头饰。
2.除了其家人之外,不要指望沙特妇女在其他男人面前揭开她的面纱。
3.公众场合穿着服饰要得体。
4.沙特人忌用左手向别人递送任何东西。认为左手是不洁净的。递送任何东西都要用右手,也没必要用双手。
【沙特节假日】
在沙特阿拉伯每年只庆祝三个国定节日,但是这三个节庆(国庆日,开斋节和古尔邦节)都各具特色。国庆节在阳历(公历)有着固定的日期,而另外两个则每年都落在不同的日期,因为它们遵循着伊斯兰教的回历。回历与阳历相差大约 11 天,因此,斋月的圣月开始和两次开斋节的庆祝活动每年的日期都在变化。要开斋节(Eid Al Fitr)的日期大约需要 33 年才有可能与之前相同。
沙特国庆日
9月23日是沙特阿拉伯的国庆日,为庆祝 Najd和Hijaz的 统 一。于 1932年,合并后的沙特阿拉伯王国则是以阿卜杜勒 · 阿齐兹 · 伊本 · 沙特国王(Abdulaziz Ibn Saud)的家族姓氏命名。
沙特国庆日如何庆祝?
这个节日将由烟火点亮、庆祝的游行队伍中挤满了展示每个地区特点的花车、欢快音乐和美丽的传统服装。沙特的国旗将在街上的两边排成一列,随风飘扬。这天将举办意义特殊的文化活动,到处都可以看到市民对民族的自豪感,人们将在国庆这天把汽车和房屋用绿色点亮。
在国庆日时前来拜访是一种享受——整个沙特阿拉伯都弥漫着欢乐和庆祝的气氛。请务必穿着绿色的服装来融入节日,然后前往利雅得参加规模最大的庆祝活动。
【文化禁忌】
沙特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是一个地道的宗教国家。
宗教圣地麦加和麦地那都在其境内。麦加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而麦地那是先知穆罕默德建立的最早的伊斯兰教政权的第一个首都,两者都是伊斯兰教徒的朝觐圣地。
因此,可以说,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世界之首。我们都知道,伊斯兰教有很多清规戒律。
那么,作为伊斯兰国家之首的沙特阿拉伯,有哪些清规戒律,也即禁忌呢?
第一个禁忌:禁娼。
由于法律严苛,在沙特没有红灯区,没有娼妓生存的土壤,也没有暗娼,嫖娼一事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二个禁忌: 禁赌。
每一个人都有赌性,出国都想把赌性释放一下,赌一把。但,沙特没有赌场,也没有棋牌室,连类似赌博的游戏都是禁止的。2018年,一对外国人因玩儿童游戏换取代币而违反赌博禁令,被处以8下鞭刑。想赌一把的,还是就近去澳门吧。
第三个禁忌:禁止饮酒。
伊斯兰教教义认为,饮酒属于肉体的快乐,而肉体的快乐近于堕落,所以必须禁止。禁酒这一戒律在所有伊斯兰国家都通行,其他伊斯兰国家,大都以有无饮酒证进行限制,无证饮酒会受到重罚。但是,在沙特阿拉伯,禁酒的戒律被执行得更为严格。在沙特,凡是饮酒之人,如果被发现,会被处以很重的刑罚,要当众鞭打80下,或者被监禁6个月到1年,另外还要处以罚款。如果酒后驾车,那处罚就更为严苛,很有可能被斩首示众。这一禁酒戒律,即使对于外国来访人,也是有效的,哪怕从国外自带的酒,也不行。如果触犯,也要同罪,那是不是太冤枉了!
其实,也大可不必担心。沙特政府也是蛮人性的,在饮酒方面对于外国人制定了额外的规定,比如,外交人员可以在某些特定的场合饮酒;其他外国人可以饮一种法国生产的“奥台柯伦”酒,当然这酒其实是一种饮料。这就像给吸烟者吸电子烟一样,解解酒瘾嘛。
第四个禁忌: 禁止偷盗。
全世界哪里都有小偷。沙特也应该不会例外。不过,在法律上,沙特对于偷盗行为的处罚也是极其严厉,动辄砍手砍脚。在大街上,我们并没有见到多少缺手缺脚之人,说明,在沙特做过小偷的人的确很少。没有偷盗,也就没有骗子,更没有造假货之人。法律上的严苛,在限制人们的行为时,却也导致了人们的返璞归真。没有小偷和骗子的沙特,真的可以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了。
第五个禁忌:禁止走私贩毒。
在沙特,走私毒品为死罪,没有减刑的余地。当然,这个死罪并不可怕,因为走私贩毒,在哪国抓到都会被处以重刑,但是依旧有很多人在做,因为在走私和贩毒之中存在着巨大的利润。马克思曾说: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家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走私贩毒的利润超过300%,有人冒着杀头的风险去做,这也是很自然的。当然,作为普通人,是不可能参与走私贩毒的,所以这一禁忌并不可怕。
第六个禁忌: 禁衣着暴露。
沙特男子平时均着阿拉伯服:身穿白色长袍,戴白色或格子头巾。女子出外,均须披黑纱袍,戴头巾,并且要以头巾或黑纱蒙面。外国女人到了沙特,也得遵守当地法律,需要披黑袍,戴头巾,不过不用蒙面。
第七个禁忌:无亲属关系的男女不得共处一室。违反者将被处于9下鞭刑,以及若干罚款。
连独处一室都不行,更何况其他的。若是,没有婚姻关系的两性之间逾越雷池,被抓住时,女人一般会被石头活活砸死。1977年,曾有一位沙特的公主与情人私奔,就被当街执行石刑,极其残忍,令人震惊。
【商务礼仪】
沙特阿拉伯几十年来一直在与外部世界做生意。传统上,这是通过石油出口实现的;即使现在也占到国家收入的90%。但如今,石油化工、电力、电信、医疗保健甚至旅游业都是大生意,它们吸引着外国投资,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注入了新的生命和商机。
沙特阿拉伯在”沙特2030愿景”的引领下,正积极推进经济多元化策略,力求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强化在全球商业舞台的角色。年度盛会未来投资倡议(FIIF)作为这一进程的标志性活动,在利雅得汇聚全球企业领袖,彰显了沙特打造“沙漠达沃斯”的决心。该国创业生态的蓬勃发展受益于政府对中小企业(SMEs)的强力支持,旨在通过这些核心引擎加速融入全球经济。
为实现经济转型的宏伟蓝图,沙特不仅巩固传统产业,更大幅提升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尤其是在新兴经济领域,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增长便是明证。反腐斗争,包括2017年的大规模行动,成功回收约1060亿美元资产,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
伴随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沙特商业文化正朝向开放与国际化迈进,同时坚守其传统价值观。在这种背景下,商务互动要求极高的文化适应性和对复杂礼节的精准把握,形成了一套独特而细腻的商务交往规则。因此,对于意欲在此市场取得成就的商业主体,具备敏锐的“商业直觉”,能深刻理解并灵活应对当地特定的商业规范,成为了成功的关键要素。
【沙特阿拉伯的商业文化】
沙特阿拉伯的商业景观独特地融合了全球专业人才与深厚的本土文化传统,约1300万劳动力中近半为外籍专家,而管理层则大多由沙特国民担纲,塑造了一种特有商务互动模式。此模式特征包括:典型的阿拉伯式热情款待、灵活的会议安排、亲密的人际网络构建,以及在Nguqahwa咖啡仪式伴随下,展开的策略性谈判艺术。欲成功导航沙特市场,关键在于展示高度灵活性、坦诚沟通及沉着应对的素养,这些是在该国商业舞台上取得共鸣的必备素质。
地方商业环境深深植根于个人关系网络、共识构建及团体凝聚力的文化之中,这一原则跨越了家庭、扩展家族乃至企业界线。在沙特的商业语境下,“你是谁”及“你的社交圈包含何人”(阿拉伯世界中常提及的“wasta ”概念),成为衡量商业资本的重要维度。因此,投入时间和精力以建立并巩固与商业伙伴间的信任纽带,不仅是智慧之举,更是成功导航本地市场不可或缺的一环。
此外,深入理解沙特社会中家族(或部落)结构的独特交互模式及其影响力分布图谱,对于精准施策至关重要。这要求在商务互动中展现出高度的文化敏感性与情境意识。实践中,可能需要经历多轮正式会谈与非正式交流,逐步积累互信,方能促成实质性的商业进展。
沙特阿拉伯的商业文化正在适应与沙特2030年愿景相关的变化和新现实;其中一个目标是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这在女性在商业和劳动力中的作用扩大方面显而易见。例如,中国已经有一个蓬勃发展的女性企业家经营初创企业的社区。
“2030年愿景”对沙特的商业环境优化起到了推动作用,着重强化了问责制、透明度、伦理规范及治理结构,这些领域正经历更为严格的监督。自2011年起设立的国家反腐败委员会,作为政府的重要举措,针对性地解决了公共部门的腐败问题,显著成效反映在沙特在全球知名智库透明国际的腐败感知指数排名上的持续提升,彰显出反腐努力的积极成果。
相较于邻近的商业枢纽迪拜,沙特阿拉伯虽可能未被普遍贴上同等商业友好的标签,但它为那些愿意深入了解并遵循当地商业礼俗的投资者开启了独一无二的机遇之门,展现出其商业领域特有而深刻的吸引力。
【沙特阿拉伯的工作时间和条件】
大多数办公室从周日到周四工作,可能是8:00到18:00,或者(不太常见)7:00到19:00(有很长的午休时间)。根据法律规定,每周工作时间最多为48小时,在斋月期间,穆斯林员工每周只工作30小时。
在沙特阿拉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不是一个熟悉的概念——至少对外籍人士来说是这样。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在沙特的生活就是努力工作和省钱。由于沙特阿拉伯长期以来一直依赖外国专业知识(但雇主在该国有效地拥有员工),商业文化中经常看到外籍人士随时待命。如果是一家沙特公司,情况尤其如此。对于大多数行业来说,灵活/远程工作的想法是闻所未闻的。
【沙特阿拉伯的工人权利】
侵犯外国工人权利(特别是体力劳动)在沙特阿拉伯仍然是问题,当地报纸经常报道抗议活动。2018年底,沙特阿拉伯全国各地设立了七个新法院,审理与劳动法有关的案件。这些通常涉及劳动合同、工资、权利、工伤和赔偿方面的纠纷。
也就是说,雇主仍然经常在工人抵达该国时没收他们的护照。此外,如果员工希望随时离开该国,他们仍然需要得到雇主的许可,沙特阿拉伯没有工会。
伊斯兰教是沙特阿拉伯生活的基石,包括企业。会议和活动通常安排在祈祷时间前后。此外,斋月期间,白天禁止在公共场所(包括办公室)进食或饮水。
【外籍人士社会融入】
在沙特阿拉伯的企业环境中,由于社会结构紧密且多元,”本土群体”与”国际群体”之间可能存在一种显著的文化区分现象,偶尔伴随有偏见问题。这种现象部分源于政府推行的沙特化政策,旨在加速本国公民的就业、职业培训及晋升进程,策略性地优先于外籍员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潜在加剧了职场中的紧张氛围。值得注意的是,某些企业内部的薪酬结构显示出一种倾向,即基于员工的国别背景而非其专业技能或累积的工作经验来决定薪资水平。
根据法律规定,带薪年假为21天。工作满五年后,上升到30天。在沙特阿拉伯,私营公司的员工有三个公共假日:开斋节(三到七天,取决于公共或私营部门)、宰牲节(三至七天,具体取决于公共和私营部门)和沙特国庆节(9月23日)。
【沙特阿拉伯的商业交际】
沙特阿拉伯的商业标签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保守但热情好客。对于在阿拉伯世界其他地方做过生意的外籍人士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问候语
握手是沙特阿拉伯男性首次接触时的标准问候方式。如果问候女性,等她先伸出手,再伸出你的手。如果她没有,把你的手放在身边。握手问候房间里的每个人,从房间里最年长的人开始,如果你事先知道等级制度,按资历顺序;
沙特和其他阿拉伯男性可能会拥抱和/或亲吻脸颊、鼻子或额头,以示尊重和尊重。然而,外籍男性不需要做同样的事情。
2.时间观念
沙特阿拉伯的商业会议与办公氛围呈现出一种独特融合:既正式又富于弹性,且弥漫着友好气息。在这样的环境中,会议安排可能显得较为随性,往往缺乏严谨的议程设定或详细的会议纪要记录程序。面对会面延期启动或即刻取消的情况,应将其视为文化差异的体现而非个人怠慢,因为沙特的文化背景下,对时间的严格遵守并未被赋予过高重要性。实际上,会议日程的安排常围绕祈祷时间调整,反映了宗教习俗对日常工作节奏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部分机构——特别是那些跨国企业及面向沙特市场的大型国际组织——已逐步采纳了更为规范化的管理措施,如实施员工考勤系统,以适应国际商务的标准操作程序。
此外,准备应对会议中可能出现的中断亦是必不可少的一课。职位越高的参与者,其会议过程中遭遇的问候、电话侵扰等外部干扰可能性越高。在此情境下,保持专业的风度至关重要:即便演讲被频繁打断带来挑战,也应当展现出从容不迫的态度,以礼貌的微笑和沉稳的呼吸来维持现场的专业氛围,这不仅是对自身情绪控制能力的考验,也是跨文化沟通艺术的展现。
3.闲聊和禁忌
非正式交流在建立关系的初期占据了显著比例,尤其在“相互熟悉”的阶段。探讨适宜的话题包括家庭背景、商业洞察、艺术鉴赏、文化遗产与体育动态。展现对沙特文化的深刻理解、历史的尊重及对其成就的认可,将会极大地促进积极交流氛围。然而,至关重要的是避免触及地方政治、宗教事务或王室相关议题,除非情况特殊且对方主动开启此类对话。此外,掌握基本的阿拉伯语问候语虽非必需,却能体现出你的文化敏感性和尊重,尽管大多数沙特商业伙伴精通英语交流。
在会议或谈判中,沙特人有时会开始大声二激烈地交谈。在西方人看来,这听起来可能很有攻击性,但虽然它可能表示不满,但同样可能表示对目前主题的热情,当然也会有平和时期;因此,不要将会议期间的沉默解释为除反思和沉思的时间之外的任何事情。如果不同国籍的人参加会议,会议通常以英语进行,但与会者可能会用阿拉伯语讨论微妙或技术问题。
在会议或谈判中,沙特人有时会大声而热情地说话。对西方人来说,这可能听起来很有攻击性,但它既可以表示不高兴,也可以表示对目前话题的热情。也会有一段平静的时期;因此,不要把会议期间的沉默解释为没有时间进行反思和沉思。如果有不同国籍的人参加会议,会议通常用英语进行,但与会者可能会用阿拉伯语讨论微妙或技术问题。
4.肢体语言
当谈到谈判的商业目的时,沙特的想法变得难以解读。沟通更多地是关于肢体语言和其他非言语线索。商业交易或提案很少会被口头断然拒绝。
5.公平文化
众多沙特商业界人士惯于与国际伙伴互动,并展现出对轻微文化差异的宽容态度。然而,为维护良好商务关系,辨识并规避特定文化禁忌至关重要。首要之举是避免任何展现脚底的行为,此举在该文化中被视为失礼。其次,切忌公开异议,尤其是直接与东道主对峙,此行为可能扰乱和谐氛围,特别是在众人面前,易引发不必要的尴尬。
餐桌礼仪同样不容忽视,应保持音量适度,体现内敛与尊重。尤为重要的是,遵循当地习俗,仅使用右手进餐。
6.着装要求
最好穿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办公室和会议要求穿着正式。外籍人士应穿着西装和领带,当地人穿着民族服装(白袍子、红色/白色格子)。所有女性都必须穿传统黑色斗篷),外国女性不需要遮住头部。
7.礼物
在沙特阿拉伯,送礼不是商务礼仪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决定送礼物,请用右手送。
8.名片
会议开始时交换名片(用右手)。此外,试着记下联系人卡片上的任何特定名称,例如 (酋长)Shaikh、医生或工程师,并在谈话中不时这样称呼对方。
沙特阿拉伯的组织结构和等级制度
沙特社会是等级森严的,公司也是如此。大多数组织都有严格的自上而下的结构,决策权通常只掌握在少数高级管理人员手中。如果这是一家家族企业,决定权在一家之主。
初级员工应表现出对管理层的忠诚,不应(或无权)公开质疑决策或战略。有些人选择(默认或有意的)服从而不是主动,尽管在沙特社会,你的名字和你的关系网将决定你能的位置。
沙特阿拉伯的商业战略、规划和决策
阿拉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拥有许多成功的企业集团、公司、家族企业和企业家。随着沙特进入一个新的社会经济时代,许多组织现在从沙特2030年愿景中汲取战略线索。
这深刻地塑造了他们在应对社会动态、社群参与、环境保护和经济挑战等多维度议题时的策略与方法论。相应地,对于那些在沙特王国境内运营的跨国企业及外资合资企业,也将内化并遵循《愿景》所阐述的核心原则,确保即便是在本土决策框架下,其商业实践亦能与之协同一致。此过程不仅要求这些企业展现出对地缘战略导向的高认知度,还意味着它们需在日常运营中践行可持续性、社会责任以及经济增长的三重底线原则,从而在沙特乃至全球舞台上促进综合性发展与协同效应的最大化。
避免纠纷
在与沙特阿拉伯的商业伙伴进行谈判时,务必认识到“名誉”(reputation)与“荣耀”(honour)在该国商业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建议采取一种尊重的姿态,避免公开对抗或直接反驳您的沙特主事方,尤其是在第三方在场的情况下。针对敏感议题的讨论需谨慎处理,采用建设性语言,确保不涉指责,旨在促进共识而非冲突。
审批流程与合同最终确定环节往往历经多级审阅及官僚程序的繁琐,这一过程考验着双方的耐心与细致。值得注意的是,直到正式的法律文件经由所有相关方签字并加盖公章,交易方可视为尘埃落定。
沙特阿拉伯的商务社交活动
在沙特阿拉伯,商务社交的含义与西方截然不同。也就是说,商业和娱乐之间的界限可能会变得模糊,尤其是在沙特的外籍人士社区;许多专业人士住在封闭式大院里。因此,你可以期待社交聚会同时成为非正式的社交活动。
沙特阿拉伯的商界女性
沙特阿拉伯的女性在工作场所和劳动力中的作用非常有限。然而,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例如,沙特2030年愿景鼓励并赋予妇女在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权力。目前,近四分之一的沙特工人是女性,政府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这一数字提高到30%。
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王国各地的办公室和董事会中崭露头角。例如,沙特证券交易所基金会于2017年任命了第一位女性负责人。与此同时,沙特女性约占企业家总数的40%,在过去10年中增长了35%。
另一方面,沙特阿拉伯的性别工资差距仍然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差距之一,沙特女性的工资比男性低56%
沙特阿拉伯的商业腐败和欺诈
腐败历来是沙特阿拉伯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情况正在稳步改善,在2018年的腐败感知指数中,沙特在180个国家中排名第58位。
根据商业反腐败门户网站Hindu Integrity的数据,在沙特阿拉伯经营或计划投资的公司“面临中度至高度的腐败风险。滥用权力、裙带关系和利用中间商(wasta)做生意尤其常见。商业和政治之间存在重叠,后者通常基于赞助制度。”
沙特阿拉伯有一个全面的法律框架来解决腐败问题。然而,沙特阿拉伯国家反腐败委员会主要关注中层官僚的滥用职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