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些年医馆的创新转型,传统与时尚不断交融,在现代元素的装点下,医馆装修也逐渐颠覆“传统古板”的固有认知,不仅变得多元化、潮流化,而且功能性更强。
早年一提起中医馆,浮现眼前的大抵都是木色药柜墙等传统古朴的装修,随着近些年医馆的创新转型,传统与时尚不断交融,在现代元素的装点下,医馆装修也逐渐颠覆“传统古板”的固有认知,不仅变得多元化、潮流化,而且功能性更强。
中医馆+餐酒馆,有病吃药没病喝酒
台湾省屏东的这家医馆设计颠覆了传统医院建筑的刻板形象,巧妙地运用白墙、水池、瓦等东方建筑元素,构筑出斜屋顶、冰裂纹饰花窗以及贯穿三层楼的天井,木纹清水模外墙和绵延的镜面水池展现出宁静感及对徽派建筑的敬意。
阳光透过通透的设计洒入宁静舒适的等候空间,为就诊患者带来温暖,体现了中医所追求的身心平衡与安宁。
高大的白墙和高低错落的屋顶线条,呼应了屏东大武山的山脉,外立面巧妙地运用大小露台,营造出雕塑感和美丽光影,三楼小露台更可远眺壮丽的大武山。
这是一家两代共同努力的医馆,二楼设有由二代经营的餐酒馆区,虽然与中医诊所的结合看似冲突,但在一楼延伸至二楼的清水模墙柱、温暖的木质和黑色调铁件设计下,反而营造出别于一般(喧哗的)餐酒馆的宁静氛围,展现了低调的休闲感。这是两代人之间理念不同,却相互支持的亲情合作,创造出了这样的多功能空间。
徐晓明中医外科诊所
以徐氏中医外科诊疗特色和绝技闻名的徐晓明中医外科诊所位于广东深圳,该诊所设计曾斩获亚洲设计大奖。
当我们踏入诊所,目之所及处,小到杯子,大到产品包装、背景墙,都能感受到来自logo的视觉冲击感。
掌握整个品牌兼内饰设计的胡先生说“我们从事中医外科,有些药从炼丹开始,主logo雏形其实就是源自于炼丹罐。”
候诊厅的整面屏风墙都是用logo进行有序排列而成,前三块屏风每一块都不一样,三块一个重复。胡先生解释道“如果每一块都一样,可能不觉得什么,但是看上去就是不舒服,就是很呆板。”
诊室的墙面设计也将logo嵌入其中,在潜意识中将品牌的概念和形象传送到人们的大脑中,形成深刻的记忆点。
产品包装也有讲究,膏丹丸散所用盒子都不一样,所加的辅助图形也不一样。容器根据具体场景的应用需要考虑美感的同时还要兼顾人性化和实用性。
意一堂中医诊所:在咖啡厅里喝中药
比起药丸和药粉,苦苦的中药,绝对让年轻人更加害怕。
位于台北、拥有超过 30 年历史的「意一堂中医诊所」就不一样。
在传统的台湾药房里面,通常在医师和患者之间也会隔着一个高高的狭长柜台。在这里,医师一边询问患者的情况,一边从身后存放着数百种药材的柜子中挑选合适的,当面为患者研磨、调配药剂。
柜台和存放药材的架子,被视作是一个药房的核心。即使在翻新之后的设计中,意一堂仍然保留了这样传统的药房模式,那些使用多年的古老的药材柜子在被打磨之后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大片的落地玻璃,配上原木和白墙,通透的感觉,让这里变得无比年轻。
加上吧台的设计,比起中医诊所,更像某个休闲的咖啡厅。
不一样的诊所「茶米中医」
位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松山区的一栋建筑的三楼,有一家极具设计感的「茶米中医 ChaMi Chinese medicine」。
「茶米中医」位于三楼,希望为来访病人保留隐私感
诺大雅致的候诊间,无论挂号、缴费,都由机器代办,连医生开出处方,也是计算机自动连线到中药柜,该瓶中药前的灯就会亮起,大幅降低药师拿错药的风险,在传统中医中,走出进步也独树风格。
过去一般的诊所或医疗空间,常有信息纷杂、动线安排不符合使用者需求的问题。除了通过模块化的设计让空间更易于使用与维护,诊所设计团队还为「茶米中医 」提出「去中心化」动线设计,结合温暖的木质调,让患者候诊时也能感到自在舒适。
为了去动线化,设计团队使用「卫星型」的平面配置方式,将诊疗空间分散于周围;接着重新整并接待区、调剂处所、等待区,安置于空间中央,也因此使这个区块成为能实时回应病人需求的中心区域。
照片中可见诊所内为动线化的「卫星型」平面配置方式,诊疗空间位于空间的周围
诊间半高墙体使自然光线能照入室内
诊所中亦设有讲座空间
院长诊疗室
视觉上,设计团队透过圆润的线条,减低看诊心理压力,除去一般医疗院所的生冷感;材质则使用纯白与橡木混合而成的触感,简练的色彩带来平静感受;在环境光上,则为解决诊间采光不足问题,在隔墙上方保留空间,利于自然光线透入室内。
圆润的线条与木质感应用,使整体氛围更温暖安心
空间中央的调剂处所与挂号柜台
青蓝中医馆
青蓝中医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青年中医医生集团,致力提供专业、便捷、贴心的新中医服务,传导新型中医生活方式,助力青年医生孵化自己的中医诊所。青蓝的首个医馆选址在广州琶洲新CBD的写字楼群中,比邻多个大型住宅社区。
设计师让医馆前台保有轻盈、友好、开放的姿态,从入口开始,就是传递温润力量的美感空间,承载疗愈力量的友好容器。
青蓝的候诊区布置成类似家中客厅的L形环坐,人们或低声沟通或安静等待,在等待中慢慢的感知空间的气质,也是对青蓝品牌精神的沉浸领略。
定制的布艺、纱幔、墙绘、挂画、砂砾、绿植……用和谐丰盈的细节将刻板的医疗功能空间转化成可传递温暖与疗愈的容器。
以浅米水磨石、枫木、鼠尾草绿水性漆、磨砂亚克力、长虹玻璃等为主的物料色盘,借用贴近自然的颜色、恬淡的质感、柔和通透的光,传递出医馆的安静力量。
以传承为基,台北中药铺实现华美转身
「传承」是泰昌堂蕞闪亮的价值,也是接手打造空间的「 掘觉设计」隐喻着设计亮点的基底。
踏进泰昌堂,大把日光彷彿都汇聚于此,室内环境盈满明亮、空气弥漫淡淡中药香。泰昌堂共两层楼,以传统与现代元素相融为主调,一楼蔘药行融合传统与现代样貌,提供中药材零售、药材熬煮、养生咨询等服务、二楼则是复合式中医诊所,除了内妇儿科调理之外,另也有提供针灸治疗。
从一楼走向二楼,需要通过弧形阶梯,象征传统与新生的连结,考量到楼梯会过于陡直,掘觉设计铺以抿石子平台作为爬梯缓冲。
徐徐推开二楼大门,候诊区的长桌区域,弥漫咖啡店舒适情调,空间中的落地窗有效让光线穿透游走于每个玻璃隔间,兼顾隐私及采光,「我们希望当人们走进来,不会觉得是上诊所,一步步堆积每个环节,让大家慢慢接受并认识中医是怎么一回事。」
北京同仁堂粹和康养体验中心
同仁堂,提到这个名字,我们除了会想到它是中医药知名品牌,还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厚重的中药柜、浓浓的中式风之类的 “老学究”感觉。但看过了这家同仁堂粹和康养体验中心,也许会颠覆你对中医药馆的印象。
通透、明亮,是这个空间给人的第一感觉,与老派的中医药馆截然不同,这里没有沉重的深木色家具和装饰,取而代之的是自然质感的浅木色与白色;偶尔加入的一点绿色植物,用柔沙色的布艺、温和的浅色大理石与之相融,冷暖之间,相得益彰。
不难发现,这个空间几乎所有线条皆为曲线,除了圆形、弧形,还有大量的流线造型,配合洁白的墙体,未来感十足,仿佛一间纯净的实验室。同时大量的弧线也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生疏,让这里从中医馆升级为一个疗愈心灵的空间。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圆”可以说是源头,它象征着儒、道两家的圆道观和阴阳五行时空观,是国人审美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同仁堂这个代表中医药国粹的空间里,圆,是设计师反复强调的符号。
中式风格不等于传统和保守,外方内圆的国风艺术画,意境满满的黑白画作与禅韵盎然的瓶插花艺,这些细节的装饰无一不来自中国传统和文化,却用“汲取神韵”的方式使它们完美融入了现代感的空间之中。
泰安堂:东方意象的中医诊所
位于台湾省嘉义县大林镇的泰安堂中医诊所由约96平米的老屋改造而成,东方元素的设计在这个充满新意的空间依然是主角,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摆脱旧有印象,一面保有传统的中医文化,另一方面赋予中医诊所新颖的面貌。
天花板刻意将越南桧木以45度的拼贴方式,呼应了柜台斜角的设计及木纹的质感,明亮的展示空间打破以往中医诊所的沉闷,增添新意,灯光打在卡拉卡塔打底的木作展示柜 ,让药材商品更明了地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