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产业集群之“战略新兴产业集群”

来源:工信头条 | 发布时间:2024-04-18

摘要:本文概述了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三大产业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多地形成集聚效应,新能源产业链在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实现快速增长,新材料产业则已形成全球领先的产业体系。这些新兴产业不仅促进经济增长,还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新动力。未来,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空间,有望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新兴产业是指应用新技术发展壮大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发展前景广阔等特征,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局。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各地各部门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今年8月,工信部《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发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9大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

一、八大新兴产业概况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涵盖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两大板块。2022年数据显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达15.4万亿元,同比增长5.5%;营业成本增长6.2%,利润总额为7390亿元。同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企业数量超过3.5万家,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1.2%;利润总额增长5.7%,软件业务出口也实现了3%的增长。

目前,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形成了四大主要产业集聚区,包括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

在珠三角,以深圳为研发中心,东莞、惠州等城市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基地,特别是在智能终端、信息通信和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长三角地区则构建了以电子器件、信息通信、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这些产业主要集中在上海、杭州、南京、无锡、苏州和合肥等城市。

环渤海地区则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石家庄、青岛和济南等地,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领域。

而中西部地区,如重庆、成都、武汉、长沙和西安等城市,也在积极发展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和高端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新能源产业链

2022年,全国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新增装机规模达到了惊人的1.25亿千瓦,连续三年突破了1亿千瓦的大关,这一数字创下了历史新高。同时,这两大领域的发电量也实现了飞跃,达到了1.19万亿千瓦时,相较于2021年增长了2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高达21%。这一发电量已经占据了全社会用电量的13.8%,比上一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的生活用电量。在新能源基地建设方面,以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为重心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进展顺利。第一批9705万千瓦的基地项目已全面开工,部分项目更是已经建成投产。第二批基地的部分项目也陆续开工,而第三批基地的项目清单已经形成。随着技术的进步,陆上6兆瓦级和海上10兆瓦级的风机已经成为了市场的主流选择。同时,量产单晶硅电池的平均转换效率也已经达到了23.1%,这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持续进步。不仅如此,光伏治沙、“农业+光伏”、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新模式、新业态也在不断涌现,为新能源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分布式发电已经成为了风电和光伏发展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在2022年,分布式光伏的新增装机达到了5111万千瓦,占据了当年光伏新增装机的58%以上,显示了其强大的发展势头。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其重心也在进一步向中国转移。我国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已经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70%,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中的领导地位。

3、新材料产业链

新材料产业,作为国家安全与发展大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已在我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潜力。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形成了全球范围内门类最齐全、体系相对完整、规模位居首位的材料产业体系。特别是在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以及超硬材料等细分新材料领域,我国产能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回顾过去,自2012年以来,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实现了惊人的增长,至2022年已达到约6.8万亿元,这一数字是十年前的近六倍。这样的发展势头不仅彰显了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强大实力,更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为了推动这一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在新材料领域已建立了6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布局建设了涵盖生产应用示范、测试评价、资源共享等三类共计32个国家新材料重点平台。这些举措为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国新材料产业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批重大关键材料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涌现出众多原创性前沿技术。例如,铝合金薄板等新材料已成功应用于C919大飞机,展现了我国在新材料研发与应用方面的实力。同时,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的研发成功,也支撑了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上网通电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超导材料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此外,我国新材料产业的企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目前,已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7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48家。这些企业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超导材料等重点领域发挥着龙头作用,带动着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大中小企业之间的融通发展生态正在加速形成,优势企业集聚发展,已经形成了7个新材料类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些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展望未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新材料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4、高端装备产业链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尖端领域,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汇聚点,更位于整个产业的价值链顶端和产业链的核心位置。这一领域的蓬勃发展,直接决定了整个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对于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产业升级至关重要。2022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势头。据统计,该行业的产值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1.3万亿元,这一数字不仅凸显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雄厚实力,也预示了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央企上市公司方面,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表现同样亮眼。这些公司的总利润达到了1267亿元,营业收入为1.95万亿元,同比分别实现了5.8%和2.2%的增长。这一增长趋势不仅展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体现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稳健地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机器人行业在2022年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该行业的营业收入超过了1700亿元,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态势。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已经占据了全球的一半以上,连续10年稳居世界首位。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机器人技术的领先地位,也反映了我国在全球高端装备制造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此外,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出口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突破。2022年,工程机械出口额达到了44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2%,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一增长不仅体现了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多个产业集聚区,包括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等地区。这些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展望未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继续书写辉煌的篇章,为国家经济的持续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5、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年产销分别高达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了惊人的96.9%和93.4%。这一增长势头不仅连续8年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更彰显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大实力和广阔前景。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提升至25.6%,较上年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销量占比已经超过了60%,这充分展示了我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主导地位。新能源汽车的配套环境也在持续优化中。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的充电桩数量已达到521万个,换电站数量也达到了1973座。其中,仅2022年一年,就新增了充电桩259.3万个和换电站675座,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此外,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也累计建立了超过1万个,基本实现了就近回收,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集聚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区。在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已形成了新能源汽车核心集聚区,而东莞、惠州、肇庆等地则集中了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配套项目。长三角地区则以上海为总部,在苏浙皖等地设立了制造基地,形成了紧密的联动模式。京津冀地区中,北京、天津和河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各有侧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同时,随着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产业链的不断优化,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将进一步提升。

6、绿色环保产业链

我国环保产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全链条的产业体系,覆盖了从污染治理到生态修复技术研发、装备制造、设计施工以及运行维护等多个环节。这一全面的体系不仅确保了环保工作的连贯性和高效性,也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经济效益方面,环保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果。2022年,全国环保产业的营业收入达到了惊人的2.22万亿元,这一数字充分显示了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作为绿色经济的重要力量,环保产业不仅为经济增长贡献了可观的份额,也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此外,环保领域的上市公司数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从2012年的86家增长到2022年的190家,这一增长趋势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环保产业的市场潜力和社会价值,并积极投身其中。特别是自注册制改革启动以来,新增的A股上市环保公司数量超过60家,这进一步证明了资本市场的力量正在推动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例如,电除尘、袋式除尘、脱硫脱硝等烟气治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城镇污水和常规工业废水处理方面也形成了多种成熟稳定的成套工艺技术和装备,为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污水深度处理、VOCs治理、固废处理和资源化以及土壤修复等领域的技术装备水平也在快速提升,这为我国环保产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环境监测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在自动化、成套化、智能化、立体化和支撑管理部门精准监管方面,环境监测技术均展现出了显著的提升。这些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环保部门提供了更加科学、精准的管理手段,有助于推动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综上所述,我国环保产业在经济效益和技术创新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随着国家对环保工作的不断加强和投入力度的加大,环保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我们也需要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环保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为我国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7、民用航空产业链

近年来,我国民航业在推动机场网、航线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四大世界级机场群——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的布局建设正稳步推进,同时,通过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中西部和支线机场的建设也得到了大力推动,使得机场体系结构更加均衡。特别是2022年,历经八年的辛勤努力,京广大通道实现了全线贯通。这条纵贯南北2000多公里的空中大动脉,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航路通行能力,增幅高达35%,更为我国民航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2023年3月,我国民航业的发展数据更是令人瞩目。运输飞机数量达到4165架,通用航空器数量也有3177架,显示出我国航空运输能力的强大。此外,跑道数量达到282条,航站楼面积超过1800.6万平方米,机位数量7328个,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国机场设施建设的完备和高效。更值得一提的是,航油储备能力达到341万方,航信系统服务保障率高达99.99%,这些都为民航业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机场总容量达到15亿人次,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我国民航业巨大的市场潜力,也预示着未来我国民航业将持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四大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中西部和支线机场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民航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8、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不仅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还在技术创新和大型项目交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首先,从全球市场份额来看,我国在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等方面均保持领先地位。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的强大实力和深厚底蕴。在全球产业链中,我国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核心力量,对于推动全球海洋装备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我国在大型企业和专业化配套企业的培育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企业不仅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还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的崛起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我国在造船基地的空间布局方面也初步形成了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三大基地。这种布局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效率,同时也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外,我国还在多个重要项目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的开工建造、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的完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的交付等,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我国在全球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推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总之,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二、九大未来产业发展 

1、元宇宙

开展元宇宙标准化路线图研究。

加快研制元宇宙相关标准是推动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包括确立基础通用标准,为元宇宙领域提供统一的术语、分类和标识,奠定产业发展基石;制定关键技术标准,确保元宇宙身份体系、数字内容生成、跨域互操作以及技术集成等方面的安全与高效;规范服务标准,保障虚拟数字人、数字资产流转、数字内容确权及数据资产保护等服务的合规性;同时,深入研究工业元宇宙、城市元宇宙、商业元宇宙、文娱元宇宙等应用标准,推动元宇宙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此外,还需预研隐私保护、内容监管、数据安全等标准,确保元宇宙平台的安全可靠。通过这一系列标准的研制与实施,我们将为元宇宙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2、脑机接口

开展脑机接口标准化路线图研究。

为了推动脑机接口技术的规范化发展,我们亟需加快研制相关的基础共性标准。这包括确立脑机接口的术语和参考架构,为整个领域提供统一、明确的概念框架和技术指导。通过制定这些基础标准,我们可以为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清晰的方向和准则,促进技术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我们还应深入开展脑信息读取与写入等输入输出接口标准的研究。这涉及到数据格式、传输、存储、表示及预处理等多个环节,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此外,脑信息编解码算法标准的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将为我们提供解码和解释脑信息的方法,进一步推动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除了技术标准的研制,我们还需关注脑机接口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以及相关的安全伦理标准。制造、医疗健康、教育、娱乐等行业都是脑机接口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我们需要针对这些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应用标准的预研,推动技术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同时,安全伦理标准的预研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将确保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保障用户的权益和安全。

3、量子信息

开展量子信息技术标准化路线图研究。

为了推动量子信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们需加快研制一系列基础共性标准与专业领域标准。在基础共性方面,将致力于制定量子信息的术语定义、功能模型、参考架构和基准测评等,为整个产业提供统一规范的框架。在量子计算领域,将聚焦量子计算处理器、编译器、操作系统、云平台等核心技术的标准研制,推动量子计算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在量子通信领域,将深入研究量子通信器件、系统、网络等标准,确保量子通信的安全高效。同时,在量子测量领域,将研制超高精度定位、导航授时、高灵敏度探测等标准,提升量子测量技术的应用水平。通过这些标准的研制与整合,我们将为量子信息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量子信息技术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4、人形机器人

为了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全面发展,我们计划系统研制和预研一系列基础与应用标准。首先,将制定术语、通用本体、整机结构以及社会伦理等基础标准,为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统一指导。其次,将预研专用结构零部件、驱动部件、机电系统零部件等基础标准,以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时,将研制智能感知决策和控制标准,包括感知系统、定位导航、人机交互等方面,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此外,还将开展系统评测标准预研,评估人形机器人的性能和能力。为确保安全,将预研机电系统、人机交互、数据隐私等安全标准。最后,面向工业、家庭服务、公共服务、特种作业等场景,开展应用标准预研,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这些标准的研制与预研,我们将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生成式人工智能

致力于围绕多模态和跨模态数据集、大模型关键技术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应用及服务,制定一系列基础与应用标准。针对多模态和跨模态数据集,我们将研制视频、图像、语言、语音等标注要求、质量评价、管理能力、开源共享、交易流通等基础标准,以推动数据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对于大模型关键技术领域,我们将制定通用技术要求、能力评价指标、参考架构,以及训练、推理、部署、接口等技术标准,确保大模型的稳定、高效运行,并推动其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我们将关注AIGC的应用及服务,研制模型能力、服务平台技术要求、应用生态框架、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估、生成内容评价等应用标准,并在工业、医疗、金融、交通等重点行业开展风险管理、伦理符合等标准预研,以促进AIGC的健康发展和广泛应用。通过这些标准的研制与整合,我们将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6、生物制药

为了推动生物制造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致力于在多个层面开展标准的研制与优化工作。在关键元器件与生产设备方面,我们将研制传感器等核心部件以及生物反应器等关键生产设备,确保这些元器件和设备的性能稳定、高效可靠。同时,我们还将制定生产技术规范等工艺标准,以规范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此外,我们还将重点关注生物制造在食品、药品、精细化学品等领域的应用,优化完善这些应用领域的产品标准,加强产品检测与评价方法的制定,确保生物制造产品的安全有效、质量上乘。通过这些标准的全面研制与优化,我们将为生物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标准保障,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在更广阔的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7、未来显示

为了推动显示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广泛应用,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标准研制工作。在前沿技术领域,我们将开展量子点显示、全息显示、视网膜显示等先进技术标准的预研,以掌握核心技术的标准化方向。同时,针对Micro-LED显示、激光显示、印刷显示等关键技术,我们将深入研制相应的技术标准,为这些新兴技术的发展提供规范和支持。此外,我们还将关注新一代显示材料、专用设备、工艺器件等关键产品的标准化工作,制定全面的产品标准,确保显示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最后,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终端等实际应用场景,我们将研制针对性的应用标准,推动显示技术与这些领域的深度融合,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标准研制工作,我们将为显示技术的创新发展和产业进步提供坚实的标准支撑,推动整个显示产业迈向更高的发展水平。

8、未来网络

开展一系列前沿信息技术的标准预研和研制工作,以推动行业的持续进步和发展。在6G领域,我们深入探索基础理论、愿景需求、典型应用及关键能力,为6G技术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我们积极构建“IPv6+”技术标准体系,研制核心技术标准,以加速下一代互联网的升级演进。面对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我们加快关键网络技术标准的研制,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我们也关注海空天地一体化、高通量全息通信等新场景,开展新型网络体系结构和智能管控等标准的预研,以探索新型网络技术的应用方向。同时,我们紧跟Web3.0的发展趋势,开展相关标准的预研工作,包括基础类、技术类以及应用类标准的研制,为Web3.0技术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标准支撑。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标准工作,我们为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广泛应用提供有力的标准保障,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9、新型储能

聚焦于锂离子电池领域,致力于研制电池碳足迹、溯源管理等基础通用标准,以及正负极材料、保护器件等关键原材料及零部件标准,确保电池组件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行业要求。同时,我们注重回收利用标准的制定,以推动锂离子电池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新型储能技术的兴起,我们还面向钠离子电池、氢储能/氢燃料电池、固态电池等领域,加快研究术语定义、运输安全等基础通用标准,以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此外,我们还将关注便携式、小型动力、储能等电池产品标准的制定,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电池产品。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标准制定工作,我们将为锂离子电池及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标准支撑,推动储能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新疆的战略新兴产业

新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提升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2024—2026年,中央企业拟在疆投资项目133个、涉及金额近7000亿元。在新兴产业领域,突出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打造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器”,塑造新质生产力。为新疆当地群众创造更多劳动就业机会,2024—2026年预计实现在疆新增招聘员工3.2万人。

2023年自治区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8%,风力光伏发电投资增长1.1倍。初步构建了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为主的具有新疆特色和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其中,能源装备、硅光伏、硅化工、电子材料、碳基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为59%。新疆正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优势,推动形成彰显创新优势、厚植绿色底色、充满发展活力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

2023年,新疆在高纯铝基新材料、高性能线缆、废水资源化处理等领域培育了3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培育15家,其中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新疆硅基新材料创新中心被认定为首家自治区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截至目前,共认定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486家,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4年2月26日,我国首个“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新能源项目——华电天山北麓戈壁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有力促进新疆资源优势转换,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04新疆产业发展的“1+8+36+1”政策体系

“1+8+36+1”政策体系,即1个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的指导意见、8个产业集群的行动计划、36条重点产业链的实施方案、1个省级领导联系重点产业集群产业链工作机制。

1.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八大产业集群”建设的总体要求、发展方向,提出重点任务、保障措施。

2.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和产业链实施方案

自治区发改、工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分别牵头编制了“八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围绕 “八大产业集群”细化后的36条产业链,“一链一方案”制定具体措施,引导产业链“链主”企业、产业集群“群主”企业上规模提效益,推动产业链条化延伸、科技协同化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企业园区化集聚、集群数字化赋能,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竞争力。

3.自治区领导联系重点产业集群产业链工作机制

8个产业集群分别由自治区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主要领导联系。36条重点产业链均确定1—3位自治区领导联系,明确牵头部门,深入实施群链协同推进、“链主”企业“强柱”、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链强链精准招商、重大项目“通关”扶持、产业链融通发展、产业链绿色发展、产业链就业惠民等八大行动,加快推动特色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2024年,新疆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哈密北、准东、喀什、若羌等一批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和乌鲁木齐、伊犁、克拉玛依、哈密等4个氢能产业示范区建设,全年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到2000万千瓦;推动铝基、铜基、钛基、锂基等产业链延伸发展,加快发展新能源装备、高端输变电、新型农牧机械等先进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