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礼来、阿斯利康、信达生物、华东医药等数十家企业在减重领域的重点产品,通过药品成分类别、适应症、研发进展、临床数据、产品优势等几个维度进行分析。
2021年国内减重市场规模为21亿元,2017年至2021年复合增速为71.4%,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可达111亿元。巴克莱银行估计,未来10年,全球减肥市场的价值可能突破1000亿美元。
聚焦至中国市场来看,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2020)》报告显示,有超过50%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17岁、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因此,对于超重和肥胖患者的体重控制成为迫切的临床需求。
本文结合礼来、阿斯利康、信达生物、华东医药等数十家企业在减重领域的重点产品,通过药品成分类别、适应症、研发进展、临床数据、产品优势等几个维度进行分析。
目前全球在减重领域中,单靶点、双靶点及三靶点受体激动剂上百种之多,该赛道异常火热。
其中,GLP-1R/GIPR双重激动剂和GLP-1R/GIPR/GCGR三重激动剂在体内、外实验中显示出了比单激动剂更为优越的药理效应。
基于上表内容,在三靶点激动剂及双靶点激动剂中,礼来的两项产品均处于 III 期临床阶段,其药物研发进度相较其他药物进展最快,但是对其双靶点激动剂替尔泊肽,欧洲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今年5月对其发出了甲状腺癌安全信号。
然而在双靶点激动剂中,阿斯利康的cotadutide因其疗效和耐受性未能优于目前正在开发或已经上市的其他药物,已被放弃开发。
在单靶点受体激动剂中,中美华东的利拉鲁肽注射液与诺和诺德的Rybelsus均已处于上市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