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农业在中国的发展简介—— 一个并不成功的案例

来源:综合整理 | 发布时间:2023-05-24

提要:

金光农业在中国油脂油料行业发展不算晚,且其棕榈油上游优势明显,虽其油料能力一般。

最初,金光农业在华北、华东、华南均有布局;但天津基地2018年拱手转卖给路易达孚,华南工厂停滞多年,仅宁波基地维持运营。更多还是维持对中国市场的大宗出口贸易业务的最初的业务形态。

从行业角度看来,其未能结合棕榈油这一优势品种发力及缺乏高效运营团队是未能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金光农业简介

金光农业资源有限公司(后称金光农业)成立于1996年,1999年在新加坡上市。涵盖棕榈培育、种植、压榨、精炼、分提到棕榈油深加工,一应俱全。为金光集团旗下的企业,拥有全球最大的私人棕榈种植园,到2012年12月31日种植面积达到44.2万公顷。

金光农业在印尼有种植园,在宁波、珠海、天津三地分别投资了大豆压榨工厂、码头存贮、食用油精炼、人造奶油以及起酥油业务。但天津工厂拱手转卖给路易达孚,珠海工厂停滞多年,仅宁波工厂维持运营。

二、金光农业在中国的产业发展路径

金光2000年开始进入中国油脂行业。首先选择在珠海建厂经营,然后发展至宁波和天津。

最初金光农业在散装油脂领域发力。

后面随着餐饮业健康发展和食品安全意识提升,餐饮行业开始禁止散装油,中包装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金光集团顺应市场,开始发展包装销售,针对不同的使用者,开发出不同规格、不同调和比例的食用油,并且极力推广20KG软包装精炼棕榈液油。

在包装油方面,从中国的南方起步,逐步熟悉中国包装油市场后,在宁波正大撤出包装油市场后,抓住时机入主宁波,形成地区性垄断和区域性辐射状态。在“禁散”趋势形成之际,天津龙威包装油萎缩之际,开发北方市场,抢夺中包装市场和通路渠道。这样形成了由南到北的三个辐射点。但坦率地讲,在三个区域运营并不成功。

三、产品及品牌发展策略

(一)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基于自身优势,研制新的产品,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

投放新产品之前进行市场调研,摸准市场需求。金光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开发出了不同的产品。例如在珠海,28度纯棕是餐饮业的主要产品,因此二次精炼的28度、24度棕油是主要产品。在宁波虽然豆油是餐饮行业中的比较主要的消费产品,但是民用食用油中,小品种油脂例如菜籽油、棉籽油、葵花籽油的纯油以及调和油更易于产生品牌效应进入人心,利于品牌价值的提升。在天津,油厂聚集,棕油冬天凝固后,不被习惯豆油的消费者接受,因此低熔点,高附加值的含棕调和油,以及秋冬季软包24度固体棕榈油成为主要发展产品。

在发展品牌包装油的时候,金光集团还注重产品的营养性,不断开发非转基因调和油。由于社会对转基因的食品生存疑虑,消费心理是如果有条件就会选择非转基因的食用油。因此在保证原料油的搭配比例的基础上,要注意食用油的口味,也要注重食用油的营养要合理、均衡。

(二)推行多品牌化管理

为了更好地把产品的理念传递给消费者,设计出一个更加顺应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心理的品牌名称,会使品牌宣传更加容易一些。金光集团的品牌名称“大满贯”“厨神”“尝香忆”就具有明确的消费心理方向性。

大满贯,针对普通的居民用户,给人实惠感觉。还能让消费者购买心理上认为,产品会给自己带来好的运气和彩头。

厨神,针对的是餐饮业。终端使用者是厨师,对使用者的赞美,正对应了顾客是上帝的销售理念。

尝香忆,系列产品以小油种为主,主要对应江淮地区的中老年人。随着人口的增长,豆油已经成为中国食用油市场的主力军,而葵花籽油、棉籽油、菜籽油这样的小品种油在江淮局部地区历史上是作为主要的食用油品种的。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品种的油价格偏高,产量份额总体处于下降趋势,渐渐地离开了老百姓餐桌。尝香忆,就是要召回从前的儿时的记忆,具有浓郁的乡情和思念之情。

金光为了获得最多市场份额,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设计独特的品牌,形成了拥有多个品种的产品体系,有色拉油、花生油、菜油、豆油等九种。这缓解其他油脂企业在单个品种上对自己产品的冲击。

四、金光农业油脂业务发展中的制约及瓶颈

金光集团油脂产业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相比嘉里,邦吉等外资企业,已属于后生晚辈。对中国粮油市场的理解及人才本土化,是当时几乎所有外资企业面临的两大调整。

从产品开发及品牌设计方面,或许金光并没有太多失误之处。但比较而言,益海嘉里公司在对中国市场理解及人才本土化方面都做得非常成功,尤其是人才本土化!充分发挥本地人才接地气的特点。而包括金光在内的一些外资,头在国外,身体在国内,协同和效率大打折扣。

这对于我们发展对外业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