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食用油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的市场,粮油作为战略物资,关系国家安全。食用油企业之间不仅是品牌的竞争,更是资源掌控及市场能力的较量。在中国,金龙鱼背靠ADM公司与新加坡郭氏兄弟共同参股的丰益国际一度抢跑,一家独大。改革开放以来,也只有中粮福临门有实力与之竞争。据欧睿统计,2019年包装食用油前三大公司分别为益海嘉里、中粮、鲁花,市占率分别为39%、15%、7%,三者总计占比约62%;前三大品牌分别为金龙鱼、福临门、鲁花,市占率分别为34%、13%、7%,三者总计占比约54%。
益海嘉里是国内食用油行业的领导者,中粮、鲁花为行业的挑战者,其他企业多为追随者。中粮与益海竞合,可追朔至上世纪90年代。当时,金龙鱼背后郭鹤年的嘉里系企业曾借道中粮成功进入中国市场,后来福临门成立时,中粮包装油自立门户。
中粮集团简介: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前身是华北对外贸易公司,成立于1949年,经多年努力,已从起初的贸易公司发展成全国领先的集农产品、食品和其他多元化产品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主营业务包含农产品贸易、粮油食品加工、包装和金融在内的9大业务板块。
目前中粮集团旗下拥有众多品牌,如“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牌巧克力,“屯河”牌番茄酱等。“福临门”品牌包含了食用油、大米、糖、调味料等系列厨房食品。中粮集团油脂加工项目由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运营,而小包装食用油销售则由中国食品有限公司经营。中粮粮油油籽加工业务涵盖了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和蛋白粕等,主要品牌有福临门、四海、喜盈盈和谷花等,为中国最大的植物油及蛋白粕生产商之一。其主打品牌福临门在大众食用油市场上的占有率始终保持在行业第二的位置,仅落后益海嘉里旗下的金龙鱼。正由于中粮雄厚的背景,其目标绝不甘心止步行业老二,正以挑战者姿态提升在食用油领域市场竞争力。
中粮发展历程:
成立至今,中粮经历多次转型。建国初期,中粮通过粮食对外贸易支援国家建设;改革开放后,中粮通过市场化、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转型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中粮急剧扩张,朝着打造“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的目标努力,同时致力于品牌横向多元化,逐渐成长为农粮行业的“巨人”;而今,中粮聚焦“粮油”,本着“忠于国计,良于民生”的战略使命,朝向打造世界一流“大粮商”大踏步进军。
以下为中粮的几个发展阶段及重要的事件节点:
1950年改组为全国性贸易公司、1979年使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大陆市场
1987年改革开放,央企改制,中粮改组,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
1989年首次提出要实现:“综合性、多功能、集团化、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公司向多元化企业转型,之后逐步形成粮油加工、酒饮料生产等八大业务系列;
2004年宁高宁“空降”中粮,提出了5年战略目标——“新中粮计划”,即未来五年要在粮食流通、粮食加工、品牌食品等8大行业建立行业领导地位。
开启全产业链时代,2009年剔除打造“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的战略目标
2016年相继收购来宝农业和尼德拉农业,进军国际市场。
提到中粮包装油业务,不得不回顾一些与益海嘉里的合作史。
上世纪90年代,中粮与嘉里合作投资深圳南海油脂,生产金龙鱼品牌食用包装油。双方共同持股,但实际控制权却在嘉里手中。随着金龙鱼打开国内包装油市场,市场份额扶摇直上。中粮才最终发现已陷入了巨大的合作“漩涡”之中,不仅金龙鱼商标放在了郭氏集团名下,嘉里在进攻中国市场时,先后九度追加投资,在深圳、青岛、西安、成都等地建立了8个炼油厂,但除了深圳南海油脂外,嘉里都没有与中粮合作。嘉里借道中粮,已表露无疑!
1992年,中粮不得不另立山头,自创品牌,于1995年推出“福临门”小包装食用油。2001年11月30日,中粮国际正式与郭氏集团签订了南海油脂股份的出售协议,理由也颇有些哀怨,“因本公司投资无法实际控制南海公司之管理,故董事认为应集中及强化资源,以管理及开发集团享有最终使用权之”福临门“品牌食用油及分销业务”。
此时的南海投资,已然进入良性盈利通道,中粮却培育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还充当了对方进入中国的“引路人”。但反过来讲,也可以说请来一位老师,自己成为仅次于老师的第二地位也算有得有失。
益海嘉里集团多品牌策略,陆续推出16个品牌,胡姬花、鲤鱼、香满园等不胜枚举。益海的“理论”是,自己先设置竞争对手,在不同层面,不同品种,从高到低,不同的品牌定位,全方位地遏制现有或潜在地竞争对手。
中粮被动的格局,随着宁高宁的到来得以打破。宁上任不久,随即祭出大手笔,促成了中粮和中谷粮油的合并。作为国资委169家直属中央企业中最大的两大粮油企业集团,中粮承担了中国95%以上的粮食进出口贸易业务;而中谷粮油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粮油流通企业之一,在国内珠江、长江、黄河流域等五大重点经营区域,有购销网络、仓储运输、粮油加工和科技开发四大运营体系。两者合并的意义不言而喻。同时宁高宁推行“全产业链”战略,形成从“种植养殖一一收储一一加工”到“贸易一一品牌一一分销”的一体化产业布局,上抓源头资源,中控产能发展技术、下拓渠道光大品牌的运营思路。形成原料端、生产端、运输端、流通端到终端等环节的无缝衔接,形成粮油食品的全过程管控,确保从田头到餐桌上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安全。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延伸粮油食品覆盖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国家粮油食品安全。中粮斥资数十亿元在沿海一线由北向南重点布防,从天津、山东、江苏,到广东及广西,加上长江流域及重要消费市场,共布局10几家加工基地或综合产业园,大大提升了综合产能及供应链能力。
同时,中粮国际化的脚步也从未停止,2014年10月,中粮宣布其参与主导的两项并购交易已通过全球并购审查,并顺利完成交割。这两项并购交易分别是:收购荷兰农产品及大宗商贸集团尼德拉51%的股权和香港来宝集团旗下的来宝农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至此,两项中粮粮油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海外并购正式收官。尼德拉是全球知名的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在世界18个主要进口国家从事粮食分销和国际贸易业务,在南美粮源掌控能力和种子业务的核心技术方面占据优势。来宝农业主要从事农产品贸易和加工业务,拥有关键区域的物流资产布局和糖业务产业链优势。
一直以来,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是4家跨国公司,分别是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在收储、物流、海运、金融、贸易等多领域形成对国际粮食贸易的垄断性控制,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上占有70%的份额。
近年来中粮积极业务转型,大力海外资产并购,如今在农产品加工综合能力和农产品综合经营量上,达到可与世界四大粮商直接扳手腕的体量。
市场竞争残酷,相信背靠中国,拥有70多年发展历程的中粮集团可以在粮油食品行业继续创新发展,为我国粮油食品安全做出更大贡献。我们翘首以盼、拭目以待吧!
参考文献
《分拆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
《福临门VS金龙鱼_热锅上的巨头对抗》
《中粮集团的品牌突围之路》
《粮食企业发展模式分析:ADM与中粮的比较》
《粮油航母横空出世——中粮中纺的前世今生》
《宁高宁领导下的中粮集团战略变革实践》
《外资巨头与中粮恩怨20年》
《我国粮食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中国农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研究——以中粮集团为例》
《中国食用油企业竞争战略研究——基于鲁花、中粮集团的案例分析》
《中粮福临门小包装食用油营销策略研究》
《中粮集团_整合海外资源,弥补自身短板》
《中粮集团“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战略研究》
《中粮集团食品加工业经营战略研究与展望》
《中粮完成海外并购打造世界级粮商》
《中粮油脂业务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