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工厂规划是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开始,起到明确目标、设计模式、框定蓝图、确定路径的作用,本文根据中制多年的智能工厂规划经验,分享了智能工厂规划六步法。
智能工厂规划是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开始,起到明确目标、设计模式、框定蓝图、确定路径的作用,本文根据中制多年的智能工厂规划经验,分享了智能工厂规划六步法。
我们都学过一个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任何一个产业,生产力的提高,除了将生产资料中的原材料这一劳动对象降低到极限外,劳动工具的升级往往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乘数级效应。
许多制造业创始人对未来的智能工厂有过这样的构想:“把人、智能体和机器,用数据互联起来”,从帮助企业更加敏捷地穿行于翻滚向前的时代洪流、更加灵巧地应对时代迁徙中的风浪漩涡、更加敏锐地牵引组织生命体的因势进化。
敏捷的生产、灵巧的经营、敏锐的组织进化,为制造业描画了一幅叫做“未来”的图景。日前,微软、英特尔和IoT Analytics联合发布了最新的物联网信号报告《IoT Signals: Manufacturing Spotlight》,报告通过对全球实施或正在实施工业互联网技术的500多位企业高管的调研发现,72%的企业实施了智能工厂的战略,并表示智能工厂的建设已经迈过概念验证PoC阶段,进入部分或者整体性建设阶段。
“智能工厂战略”应该是制造业“未来梦”里最直接的起步。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工厂市场规模8560亿元。根据当前各行业建设智能工厂的热情及扩张速度,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智能工厂行业仍将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速,到2025年,中国智能工厂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1.4万亿。
走弯路,容易重复投资与建设,如自动化设备难以达成预期产能;
没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与长远目标,导致业务数字化转型没有方向;
“烟囱式”建设,涉及到大量供应商,集成难度大;
数字化系统边界不清晰,数字化与业务无法深度融合;
组织治理架构不明确,缺少数字化人才;
建设过程不成“章法”,部分项目失败或无法达成预期收益;
数字化新技术概念堆砌,没有与企业实际相结合;
因此,建议企业在做智能工厂建设前,还是应该先要有一个相对完整、合理的整体规划,明确详细的目标、路径、预算等内容后,再按照规划逐步展开,有的放矢。
那么如何展开智能工厂规划呢?根据中制的经验,一般建议可以分为6步:
第一步:整体现状评估;
第二步:需求分析与数字化转型模式设计;
第三步:蓝图与目标设计;
第四步:智能工厂专项设计;
第五步:实施方案设计;
第六步:项目落地与检查。
第一步:整体现状评估
通过对工厂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现状进行走访调研,充分掌握企业的战略思想以及运营、生产、采购等各方面现状(尤其是管理现状,最好以精益价值链的角度来审视企业的所有业务)。在了解业务系统建设、自动化建设、IoT建设、互通互联等情况后,通过数字化评估体系(评估体系可参考国家发布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也可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更为细致的评估体系),对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进行分项对照、评分,给出总体评估定位,明确差距和改进方向。
第二步:需求分析与数字化转型场景设计
在上述评估内容完成以后,紧接着要进行需求分析,如智能工厂要做成什么样?目标是什么?这些都来源于需求。需求明确后,要对业务的整体数字化场景进行设计,此部分一般是企业领导最关注的内容,通过场景设计明确业务基于数字化下的运转模式和变化趋势,如设备管理由以前的以修代保模式转变为预测性维修维护模式等
第三步:蓝图与目标设计
蓝图和目标是未来智能工厂建设的总纲,一般要包含长远目标设计、以及基于长远目标下的整体规划蓝图、软件架构蓝图、自动化架构蓝图、数据架构蓝图,同时要考虑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实现时,还要设计短期目标,以及为了保障蓝图和目标的实现,要制定战略保障措施要匹配,如组织保障、人才保障、标准保障等
第四步:智能工厂专项设计
智能工厂建设会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蓝图明确后,需要对企业的每一块业务进行详细设计与规划,明确每一块业务的目标、架构、建设内容等。
第五步:实施方案设计
根据规划内容,需要通过明确的时间表和先后顺序确定智能工厂建设路径,设计每阶段达成的目标和需完成的核心工作。在总体路径指引下,制定各业务数字化建设推进计划,使各业务部门了解自身需承担完成的数字化建设内容和目标。在实施计划里可以清晰知道什么时间完成什么系统和能力的建设,下一步该实施什么系统,以便合理准备实施资源,如:资金预算、人员、实施路线等。
第六步:项目建设落地
在规划完成后,就进入实施建设阶段。实施阶段一般都是3~5年的一个周期,此阶段的重点是保障每一个项目成功落地,完成每一个项目的启动、招标选型、建设实施、迭代更新等工作。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定期回顾和规划更新,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调整规划内容,否则规划与实际就很容易脱节。